哮喘患者要做好自我管理

作者: 姚小青

识别并远离过敏原

对于哮喘患者来说,有些特定的东西我们称之为“过敏原”,就像是身体里的“小坏蛋”,一旦碰到就可能引发哮喘发作,让人呼吸困难、咳嗽不止。那么,哮喘患者要怎样才能识别并远离这些过敏原呢?首先,哮喘患者应密切关注自己的症状变化。当接触到某些物质后,如果出现呼吸急促、咳嗽加剧、胸闷等哮喘症状,那么这些物质很可能是过敏原。此时,患者应立即停止接触,并记录下这些物质,以便日后识别并避免再次接触。

其次,进行过敏原检测是识别过敏原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患者能够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过敏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预防哮喘发作。临床中,过敏原检测的方法有很多种,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其中,皮肤点刺试验是将少量过敏原液体滴在皮肤上,然后用针轻轻刺破皮肤表层,观察是否出现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的检查手段;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则是通过抽取血液样本,检测其中是否存在针对特定过敏原的特异性抗体的检查手段。

规范用药,按时复诊

哮喘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用药来控制病情,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期间,为了有效控制哮喘,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规范用药并按时复诊,才能稳定病情。因此,在用药期间我们应:

规范用药 (1)使用吸入性药物:哮喘患者通常需要使用吸入性的药物,这类药物能直接作用于呼吸道,使药物在病灶处发挥最大疗效。例如,布地奈德气雾剂和福莫特罗等,这些药物所需剂量较小,且全身不良反应少,是哮喘患者的首选用药方式。(2)急救药物:在哮喘急性发作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此时需要使用急救药物以迅速缓解症状。其中,沙丁胺醇气雾剂是常用的急救药物之一,它能快速扩张支气管,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呼吸功能。(3)配合其他药物:根据病情的不同,患者可能还需要配合使用其他药物以全面控制病情。例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等,这类药物能减少呼吸道炎症,降低哮喘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4)治疗伴随疾病:许多哮喘患者若还伴有其他疾病,如过敏性鼻炎等,还应注意同时进行治疗。针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以服用孟鲁司特钠或者左西替利嗪等药物,以减轻鼻塞、流涕等症状,从而有助于更好地控制哮喘病情。

按时复诊 (1)定期复诊:哮喘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诊,以评估疾病的控制状态。这个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反应等,对治疗方案进行精确调整。复诊的频率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但通常建议每季度或更短时间进行一次,以确保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2)关注病情变化:在复诊时,患者应详细向医生描述自己的病情变化,包括症状的频率、严重程度,以及任何新的症状出现。(3)药物剂量调整:随着病情的变化,医生还会将患者的药物剂量进行适量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剂量的增减,不要自行调整药物剂量,从而避免因为不当的用药造成的病情恶化或副作用。(4)学习应对技巧:在复诊时,患者还应向医生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吸入器和哮喘急救药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在紧急情况下有效应对哮喘发作。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刺激

哮喘其实和我们的情绪也有着紧密的关系,情绪波动大或者受到某些刺激,都可能让哮喘患者的症状变得更糟。因此,哮喘患者应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冷静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不要让情绪过于激动导致病情加重。首先,哮喘患者应认识到哮喘是一种可以控制的疾病。只要坚持到正规医院治疗,保持肺功能处在良好状态,我们就能有效避免该疾病的发作。其次,患者在生活中还可以学习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帮助自己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同时,还可以与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或是加入哮喘患者支持团体,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合理饮食,适当锻炼

从合理饮食的层面来说,哮喘患者应遵循清淡、营养均衡的原则。首先,应多吃新鲜蔬果,如梨、香蕉、青菜、橙子、葡萄、哈密瓜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从而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和营养,同时促进胃肠蠕动,提升消化和排泄能力。其次,患者应在每日都摄入适量的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蛋类、豆制品和瘦肉等,这些食物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此外,患者还应摄入适量的可溶性高纤维的食物,如魔芋、薯类以及燕麦等,并尽量避免食用海鲜、生冷肥甘厚味以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从适当锻炼的层面来说,哮喘患者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爬山、骑自行车等,并遵循适度原则。如果感觉呼吸困难、胸闷就得赶紧停下来,歇会儿再继续,或者干脆改天再练。同时,在锻炼前后别忘了做热身和放松,帮助身体更快速地适应运动,减少受伤的风险。这样,哮喘病情就能得到更好的控制,生活也能更自在、更健康!

自我监测,记录哮喘日记

对于哮喘患者来说,记录哮喘日记就像是给身体做了一个“晴雨表”,能帮助我们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患者可以在第一次去医院检查后,准备一个专门的本子或者用手机上的记事本,记录每天或者每次哮喘症状发作时的情况。主要包括:(1)症状:每次哮喘发作时,是咳嗽、喘息、胸闷还是气短?这些症状有多严重?是轻微、中等还是严重?(2)诱因:是什么引发了哮喘发作?是运动、冷空气、烟雾、花粉还是其他什么?(3)用药情况:每次发作时,用了哪些药物?是吸入了激素、用了支气管扩张剂,还是两者都用?用了多少剂量?(4)峰流速值:峰流速值能反映呼吸道的通畅程度,是评估哮喘病情的重要指标。因此,如果患者家里有峰流速计,每次测量后都应把结果记下来。(5)其他:发作时的天气情况、心情如何、是否疲劳等因素都可能与哮喘症状有关,患者也可以将其记录下来。

记录哮喘日记能帮助我们发现病情变化的规律,比如哪些因素容易引发哮喘、哪些药物最有效等。这样,我们就能更有针对性地调整生活习惯和用药方案,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和严重程度。

注重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预防感染也是哮喘患者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首先,我们的双手就像是细菌和病毒的“搬运工”,如果不经常清洗,很容易把这些“坏东西”带到呼吸道里引发感染。因此,哮喘患者应保持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外出归来、饭前便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把手洗干净。若是需要与感冒、流感等患者接触,记得戴上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其次,如果室内空气不流通,细菌和病毒就容易在这里滋生,对我们的呼吸道构成威胁。因此,哮喘患者应每天至少开窗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让新鲜空气进来,把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去。如果外面空气质量不好,比如雾霾天,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来过滤掉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若是条件允许,患者还可以在室内放一个加湿器,让空气保持一定的湿度。再次,患者还应定期清洁地面、家具和床上用品,减少灰尘和过敏原的积累。使用吸尘器时最好佩戴口罩,避免吸入灰尘。此外,吸烟和二手烟都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会对哮喘患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哮喘患者应坚决戒烟,并避免在吸烟环境中长时间停留。

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是哮喘患者自我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质量。因此,哮喘患者应充分了解并熟悉紧急情况下的自我救助措施,如正确使用吸入型缓解药物等,以便在突发状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同时,患者还应注意随身携带应急药品,以便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一旦哮喘发作,就能立即得到救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