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4件事,有效减轻药物副作用

作者: 孙慧洁

在日常生活中生病是难以避免的事,一旦生病人们往往会选择吃药打针来治疗。然而,“是药三分毒”,长期服用药物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那么,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人群来说,该如何减轻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呢?对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遵循医嘱

1.严格按剂量服用:药物的剂量是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确定的,按照医生规定的剂量服用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同时避免因过量用药导致副作用加重。例如,使用抗生素时如果自行增加剂量,不仅会增加肠胃不适、过敏等副作用的发生风险,还可能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2.按时服药:保持规律的服药时间有助于维持体内药物浓度的稳定,使药物在体内持续发挥作用。例如,对于一些需要长期服用的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缓释片),每天固定时间服用能保证血压平稳控制,减少因血压波动引起的头晕等不适症状,同时避免因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引发其他潜在的副作用。

了解药物特性

1.熟悉副作用类型:详细了解所服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这样在出现相关症状时能及时识别并采取措施。比如,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出血,患者需要留意是否有黑便、腹痛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2.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有些药物同时服用可能会增加副作用的发生概率。例如,正在服用抗凝血药华法林的患者,如果同时使用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可能会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增加出血风险。因此,在使用其他药物(包括非处方药、保健品)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药师。

生活方式健康

1.健康饮食:长期服用利尿药的患者可能会导致钾离子流失,可适当多吃富含钾的食物。长期服用抗生素的人群,抗生素在杀菌的同时可能会导致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增强,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可以多食用。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精神病药物)可能会引起便秘等消化系统副作用,全谷物、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和减轻便秘症状。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如器官移植后),身体的免疫力会受到抑制,容易发生感染,瘦肉、鸡蛋、牛奶、大豆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可以帮助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2.适量运动:对于长期服用降糖药的糖尿病患者,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减少药物的使用剂量,从而降低药物副作用的发生风险。同时,运动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减轻药物在体内的蓄积。对于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这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肌肉萎缩,力量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这种情况的发生。不过,运动强度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药物特性来调整,避免过度运动引发受伤或其他不良反应。

3.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使身体更好地应对药物的影响。例如,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患者,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药物发挥稳定情绪的作用,同时减轻药物可能带来的疲劳、嗜睡等副作用。

4.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且吸烟还会对身体的多个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与药物副作用叠加,增加患病风险。如果长期服药期间大量饮酒,可能会加重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对于大多数长期服药的人群,应尽量避免饮酒,或者在医生的建议下严格控制饮酒量。

定期检查

1.监测身体指标:定期进行相关的身体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可以及时发现药物是否对身体造成损害。

2.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如果检查发现药物已经对身体产生了不良影响,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如更换药物、调整剂量或改变给药方式等,来减轻副作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