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常见健康问题及预防
作者: 郭小艳妊娠期常见7大问题
怀孕是一段充满喜悦和期待的旅程,但有时也可能伴随着一些挑战,常见的有——
1.妊娠剧吐
恶心、呕吐是孕早期常见的早孕反应,俗称“害喜”。当这些症状持续,影响到孕妇的正常进食和日常生活时,就可能已经发展为妊娠剧吐。妊娠剧吐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妊娠反应,其特点是孕妇会出现持续的恶心、呕吐,且症状随妊娠进展而逐渐加重。这种情况下,孕妇无法正常进食,日渐消瘦,常常感到疲乏无力,干呕不止。呕吐物中可能含有少量胃液、胆汁,严重时还会刺激咽喉部,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呕吐时伴有少量血丝。长时间的呕吐不仅会让孕妇感到身心俱疲,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例如,频繁的呕吐会导致脱水,使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失衡,进而引发电解质紊乱。长期的呕吐还会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过程。这些并发症不仅对孕妇自身的健康构成威胁,还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增加早产、低体重儿等风险。
面对妊娠剧吐,许多孕妇可能会误以为这只是正常的“害喜”,认为忍一忍就能过去。然而,这种轻视的态度可能会让孕妇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甚至危及母婴安全。因此,一旦发现妊娠剧吐的症状,孕妇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护理。医生可能会建议孕妇进行补液、补充维生素B6等治疗,从而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保证母体和胎儿的健康。
2.妊娠合并心脏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领域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包括妊娠前已患有心脏病,或妊娠后发现或发生的心脏病。在我国,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病率约为1%,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妊娠和分娩过程中给心脏带来的额外负担。随着妊娠期的进展,孕妇体内的总血容量逐渐增加,心排出量也随之明显增加。特别是在孕32~34周时,心脏的做功达到高峰,这一时期对心脏的压力尤为显著。同时,随着子宫的增大,横膈膜会上升,使得心脏位置向上并向左移动,这种物理性的变化进一步增加了心脏的负担。对于那些本身就有心脏疾病史的孕妇来说,这些生理变化无疑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可能导致心功能进一步减退,甚至引发严重的心力衰竭等并发症。这种情况不仅危及母亲的生命安全,还可能对胎儿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3.妊娠高血压
妊娠高血压是孕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高血压、蛋白尿及其他全身功能紊乱为特征,发生率约5%~12%。目前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概括为4类,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以及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和妊娠合并高血压,是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妊娠高血压轻者可以没有明显症状或者表现为头晕、血压轻度升高,伴有水肿或者轻度蛋白尿;重者表现为头痛、眼花、恶心、呕吐、持续性右上腹痛等,还有血压升高明显,蛋白尿增多,水肿明显,甚至昏迷、抽搐。妊娠高血压不仅对母亲的健康构成威胁,还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甚至胎死宫内或新生儿死亡。因此,有发病风险的人群应在妊娠前做好专科评估,评估妊娠风险,共同制定保健计划。
4.妊娠合并慢性肾炎
妊娠合并慢性肾炎是孕期比较多发的一种疾病,它是由多种不同的疾病侵犯肾小球引起的慢性疾病。在临床上,肾病通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其发病方式各异,病情持续且进展缓慢,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下降。如果不加以控制,最终有可能演变为慢性肾衰竭。
5.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糖尿病家族史、巨大儿分娩史、BMI>28、年龄>35岁、不良孕产史、多囊卵巢综合征都是妊娠糖尿病高危因素。妊娠糖尿病会增加孕妇及宝宝并发症的风险,包括孕妇子痫前期、高血压、终身糖尿病;宝宝早产、肩难产、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先天畸形等。
6.妊娠合并肺结核
妇女在妊娠期间发生结核病或育龄妇女在结核病未愈时出现妊娠称为妊娠结核病,最常见为肺结核。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妊娠期间合并肺结核的发生率大约在5%~7%之间。对于非活动型肺结核或者结核病变范围较小的情况,其对孕产妇及胎儿的影响相对有限,不会显著妨碍孕妇的身体健康以及胎儿的正常发育。然而,如果孕产妇患有活动型肺结核,并且已经出现心肺功能不全的症状,那么妊娠可能会加剧病情,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包括生命危险。此外,由于活动型肺结核会导致缺氧和营养不良,这可能进一步影响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发育,增加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胎儿死亡。
7.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疾病,可能与女性激素、免疫、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患者会出现难以忍受的皮肤瘙痒症状。这种瘙痒往往首先出现在手掌和脚底,随后可能会蔓延至四肢乃至面部。部分患者会经历皮肤黄染的情况,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明显的黄疸现象。对于大多数受影响的孕妇而言,除了上述症状,她们的整体健康状况通常不会受到显著影响。然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对胎儿健康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由于胆汁酸代谢紊乱,这些有害物质可能会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从而干扰正常的胎儿发育过程。研究显示,患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妇所怀婴儿发生宫内窘迫、早产、新生儿呼吸困难甚至死胎的风险明显增加。
预防妊娠期并发症的实用指南
以下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1.定期产检与监测
早期诊断是预防妊娠并发症的关键。通过定期的产前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孕妇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例如,如果检测到孕妇患有妊娠高血压,可以建议改变生活方式,增加休息时间,甚至使用药物来控制血压,从而避免子痫前期的发展。加强对胎儿宫内情况的监测也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超声检查、胎心监护和羊水穿刺等。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评估胎儿的生长速度、羊水量以及胎儿的心跳情况。
2.合理饮食与营养补充
准妈妈们应该保证摄入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及必需的脂肪酸。同时,应补充铁剂及叶酸,以预防贫血和胎儿神经管缺陷等健康问题。还应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酸奶和绿叶蔬菜,以促进胎儿骨骼的正常发育。准妈妈们还需要注意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以预防便秘。为了确保营养均衡,建议咨询专业的营养师,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3.注意休息与适量运动
在孕期,准妈妈们应该注意休息,特别是在孕晚期,以预防早产、增加胎儿体重和减少胎儿死亡率。然而,完全卧床休息并不是最好的选择。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准妈妈们保持活力,改善睡眠质量,缓解背痛和水肿。散步、瑜伽和水中健身都是适合孕妇的低强度运动方式。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准妈妈们控制体重,增强体质,还能提高分娩时的耐力。
4.控制感染与预防疾病
孕期感染是引发妊娠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准妈妈们应该积极预防各种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等。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生病的人群,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在孕期进行任何小手术或外伤后,都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广谱抗生素以防止感染扩散。对于已经存在的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也应该在孕期进行积极的治疗和管理。患有糖尿病的孕妇需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以减少胎儿出现巨大儿和新生儿低血糖的风险。患有心脏病的孕妇需要定期接受心脏功能的监测,从而确保母婴安全。
5.合理用药
对于孕期出现的任何不适或异常症状,如阴道出血、剧烈头痛、视力模糊等,应立即就医,不可自行用药或忽视。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避免药物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对于孕期的疫苗接种,如流感疫苗,也应咨询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决定是否接种。
孕期健康无小事,希望准妈妈们能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采取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从而确保母婴健康,平安地度过整个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