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元素是记叙文的底色
作者: 姜悦有两部关于校园生活的电影,一部是《老师·好》,另一部是《青春派》,同学们课余时间可以看一看。由电影题材我们生发出一些思考:如果模仿校园电影剧情去写自己家庭或班级里“青春派”的生活,肯定能拿高分。因为同学们的“疯啊、闹啊、笑啊、哭啊、调皮啊、偷懒啊、奋发啊……”都有滋有味,能让文章不枯燥,把大量的笑声和感动带给阅卷老师。
展现记叙文的青春气息有两个途径:一是故事,二是语言。故事重在人物和选材,富有青春气息的故事很有创意和价值,大受阅卷老师的欢迎,能够为同学们赢得高分。同学们在写作时可以此为方向来发力。
叙写青春的故事,助力阅卷老师回味青葱岁月
作文有朝气,青春最可贵。同学们的故事,哪怕针尖大,也是成年人所回味与向往的。阅卷老师都是成年人,他们对学生时代的生活葆有回忆和留恋,所以正处于青春期的同学们写起作文来,最佳选材还是以自我为主体,直面生活,贴近生活,书写青少年原汁原味的青葱岁月。有一位擅长创作记叙文的江苏学生叙写了下晚自习后的故事,暖暖地直击人心。
那天下晚自习,百无聊赖的我突然改了道,想去看看他们的店。不同于白天的喧闹,夜晚的小巷多少有些诡秘,零星的昏黄的光掩映着孤寂的烟火。他们店的灯,还亮着。男人和女人相对而坐,他们俩手中都灵巧地捏着包子,身旁的蒸笼还在悄无声息地冒着热气。男人大概在絮絮地念叨着什么吧,我看见女人眼角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
我怯怯地打断了这昏黄屋檐下的安谧:“还有包子吗?”夫妻俩一惊,连忙起身。女人照例麻利地装好一袋汤包,男人却没有收我递过去的钱:“晚课刚结束,上这么久的课了,还走这么黑的路,这包子你就拿着,今晚免费,前面再走几步就到大路了,别怕啊。”女人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男人的身边,含笑望着我。
我不知所措地接过了汤包,突然觉得这一袋汤包沉甸甸的,裹着千言万语。女人秀气的眼睛冲我眨了眨,我突然觉得她在和我说话,她眼角的皱纹分明在诉说着一个年过半百的生意人对学子的关怀。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晚自习是每个中国学生、每位阅卷老师忘不掉的奋斗时光,其中的酸甜苦辣、喜乐忧愁饱含着无数奋斗的汗水。上文的作者,只用了一点点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就记下了这个感人的瞬间,把读者拉回到自己的学生时代。也许大家都受过陌生人的帮助,也许同学们在某个刹那都有过心灵的一个“咯噔”,将其记下来,写下来,就可能把读者带回令人回味的青葱岁月。青春时代的生活丰富多彩,一个小片段、一幕小场景就能写成一篇生动的记叙文。
使用青春的语言,展现当代青少年拥有的活泼个性
语言是充满个性色彩的,青春的语言朴实而富有趣味,个性十足。人物对话之于记叙文写作的意义,就是让作文具有生活气息,让人物生动起来、立体起来、热闹起来,可知可感。优秀的记叙文应该拥有不少于五分之一的人物对话。鲁迅的小说为什么能塑造出“祥林嫂、孔乙己”之类令读者过目不忘的人物?一大因素就是作品围绕人物有大量的对话来展示其个性。因此,同学们在记叙文写作中也要让笔下的人物多开口。
这,才是成熟的模样
一考生
一直以来,我给人的印象都是不成熟的模样,因为我有个可恶的“老毛病”——“爱管闲事”。
也许是从小就当班干部的缘故,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竟然养成了“爱管闲事”的“毛病”,久而久之这也就成了别人眼中我的不成熟。瞧,星期天,正在做作业的我偶然一抬头:不好,一个小家伙正伸手去摘花坛里的花!“不许摘花!”我站起身向窗外大吼一声,也许是声音太大,竟把小家伙给吓哭了。尽管我跑下楼用三块奶糖哄住了他,还是挨了母亲的一顿臭骂:“人家是隔壁王奶奶的小孙子,你管恁多闲事干啥?你什么时候才能成熟点儿?”
公园里,春光融融,我尽情地沐浴着阳光的“恩赐”。“对,就是狄更斯!他的《在人间》棒极了,被称为什么……”一个小伙子正手舞足蹈地向他的女友讲着“狄更斯的《在人间》”。“是高尔基,不是狄更斯!”我不禁脱口而出。那小伙子悻悻地拉着女友快步往前走,回头赠我一句:“小孩儿少管闲事,典型的不成熟模样!”
今年,我成了“复读生”。妈妈千叮咛万嘱咐:“再也不要当那班级团支书了,考不上好学校,就是当班长也没用!”我答应了,因为去年组织同学们办校报、搞联欢确实占用了我不少时间。我坚定地向妈妈保证:今年一定“一心只读圣贤书”,促成“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坚决不再给人看到“不成熟的模样”……
然而,我这“不成熟的模样”还是又展现了!
这几天,班主任生病了,教室里的值日生也乘机“罢工”。一天、两天、三天……昔日窗明几净的教室变得简直比垃圾站强不了多少。我终于又忍不住“不成熟”了。“晓伟,王林,今天大概是轮到你们俩做值日吧?”“不用‘大概’,是‘一定’,只是在下还得回家听A、B、C呢!”王林说着跨出教室,丢下一声“byebye”就要走。“哼!”晓伟从鼻子里冷笑几声,“多管闲事!”
唉!话说出口我也开始后悔了,干吗要多管闲事,不能成熟点儿吗?我又不是班长,也不再当团支书了,我……我不禁恨恨地捶着自己的头。
“你们俩回来!”班长一声怒喝。啊,刚踏出教室的二人愣住了。
“把地扫了再走!”啊,是若尘,我们班的“学霸”。
“对,扫了地再走!”啊,是所有同学,我周围的所有人,他们都赞同地望着我。我不再是“多管闲事”的人,我再也不恨我的“不成熟”了!
原来,我们都已成熟起来。我们都知道:这,才是我们成熟的模样啊!
这篇考场满分记叙文透露着浓浓的青春气息。该考生思维创新,反向立意,以“不成熟”来写“成熟”。语言更是幽默风趣、生活化,许多句子用了陡转切换,形成巨大反差。比如吓哭孩子用奶糖哄、母子关于“团支书”的对话、企图逃跑的两个值日生的嚣张……
谁的青春不张扬,谁对青春不留恋。作为对生活充满热情的青年学生,写作时的遣词造句就应该像上文一样,不拘一格,大胆抒情,写出所想,展示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