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作者: 孟晓东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最初设立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由西班牙转交方案给了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1995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在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马背图书馆”驮起牧民们的书香新生活

海北州祁连县野牛沟乡大浪村的村民,由于年少时家境贫寒,他只读到了高中毕业。可即便如此,他也从没放弃过学习,读书梦不灭。2018年11月,由青海省图书馆、祁连县图书馆共同建设的“马背图书流动阅读推广活动”项目在野牛沟乡大浪村开始运行。沈延龙自告奋勇承担起图书流动阅读推广服务任务。随后的数年里,他以马驮肩扛这一最原始的方式,行走在山大沟深的山路中,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退却。平时,他一个月送两到三趟,孩子们寒暑假的时候就每周送一趟。冬天一路冰,夏天一身泥,这是他送书路上的真实写照。“一个人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是一辈子的财富。”这句话让他坚定了一辈子都要读书的
在我国西北大山深处的雪域高原,在与牛羊为伴的牧场上,有一个特殊的“图书馆” “马背图书馆”。牧民沈延龙是这个特殊的“马背图书馆的馆长。沈延龙是青海省
素材解读
“马背图书馆”馆长沈延龙骑着马、驮着书,将知识和文化传递到牧民身边,成为他们看到山外世界的“窗口”和“眼睛”,也驮起了高原牧民们的书香新生活。时光流转,四季更迭,高原上看不见尽头的山路亦有书的芬芳,牧民们在逐步走上致富路的同时,精神也不再空虚,读书为他们打开了了解世界的一扇窗。
信念,激发了他这一辈子都做这件事的决心。如今,“马背图书馆”将服务扩大到了周边村,成为牧民们的知识“加油站”,让越来越多的牧民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这几年,常住人口不到300人的大浪村就有20多个孩子考上了大学。沈延龙说:“我感觉就是什么时候读书都不晚,什么时候读书都有意义,都有价值。”
陈木兰创办公益性“岛上书店
百里洲是长江枝江段的一座江心洲,四面环水,船是这里通往外界的唯一交通工具。陈木兰的家乡就在百里洲镇。小时候,她曾带着攒了许久的10元钱,想要搭渡船到城区买一本童话书,却被告知钱还不够渡江。长大后,为了让乡亲们尤其是孩子们畅享阅读的乐趣,陈木兰于2019年回到家乡,创办起“岛上

书店”。虽名为“书店”,却不租售书本,而只是一个免费的图书室。“我希望整个沙洲上,都有书香。”陈木兰坚持要把这个面积150平方米,最多可容纳40人同时阅读的“岛上书店”开办好。书店逐步进入正轨后,陈木兰还经常邀请作家、老师、钢琴家等各行各业的人士参加公益读书会。“很多孩子父母都在外务工,了解这些职业的机会不多,希望通过读书会,为他们种下梦想的种子,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陈木兰说。2021年,陈木兰被评为全国“乡村阅读榜样”。除了办好书店,陈木兰和志愿者还送书下乡。2023年2月以来,她和两个伙伴一起在周边乡村走访了30多个家庭条件有限的孩子,为他们送去书桌和绘本。“一个台灯、一张小桌、一些绘本或文学书籍并不贵,却能让幼小的心灵世界丰富多彩起来。”陈木兰说。她和志愿者从未放弃向乡村居民们传递“一平米”的阅读力量。
素材解读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把伞。”年少时渴求读书的经历,是陈木兰创办公益性“岛上书店”的重要原因之一。书店很小,世界很大,点亮一盏阅读的灯,会照亮远方,让人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人的命运不是先天注定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的。这个公益性“岛上书店”就是帮助孩子们用阅读去丰盈精神世界,走“知识改变命运”之路。
退役军人李斌让又见书店“凤凰涅槃
又見书店
把实体书店建成
公益图书馆的模样。梁健康2022.10.31北京
这是一个关于一名退役军人李斌与书店的故事。20余年前,他怀揣着保家卫国的梦想,参军入伍;20余年后,他延续着与书店相伴的情怀,投身创业。他带着军人的那股坚韧和真诚,历经重重困难,最终让又见书店“凤凰涅槃”。
又见书店的前身是创办于2018年的“一个书店”,它是北京市昌平区的首家24小时书店。一次下班路上的邂
逅,让李斌与这家书店结下了缘分。很快,李斌就从书店会员转为书店义工,并最后成为一个书店投人资金最多的股东。但是,经营书店光有情怀和信念是远远不够的,书店的经营渐渐陷入了关店的窘境。2021年12月31日的清晨,一篇《别了,一个书店》出现在李斌的微信公众号上,字里行间满是无奈和不舍。李斌的真诚感动了书店原有的会员们,书店的情况也得到了政府的关注,大家纷纷向一个书店伸出了援助之手。2022年6月6日,载着满满的感动和期待,一个书店以全新的面孔出现在大家面前——“又见书店”。许多会员为店主献计献策,并为书店组织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还有的会员不仅在书店借阅,甚至将自己看过的好书放在书店,分享给更多的人。“‘又见’取自回龙观的‘观’字,含有辞旧迎新、从头开始的美好寓意。我们是在这里起家的,又在这里跌倒了,所以我们想着能够在这儿重新站起来。”谈及书店的未来,李斌说,“希望在这儿能够结识更多有趣又有灵魂的伙伴,共同书写又见书店更加美好的未来。”
素材解读
退役军人李斌,义无反顾地投入经营书店的事业中,让又见书店“凤凰涅槃”,让人们感受到了他对书店的那份炽热的情怀。从“一个”到“又见”,不是一次简单的更名,而是一次凝聚了书店和读者双向奔赴的力量的彻底改变。“又见”之下是坚守与突围,在这之中,我们看到了实体书店在城市上空燃起的“星星之火”。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csxz20250412.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