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自信 向光而行
作者: 蒋芬母题分析
自信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更是我们每个人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词。小到个人成长,大到国家发展,都离不开“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自信”重大命题——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自信为我们开拓奋进提供强大动力,是通往光明的精神支撑。由自信可以发散思维,进一步拓展延伸写作视角,如乐观、豁达、自强不息、向往美好……每一个角度都大有文章可作,因此这一母题也是中考作文考查的热点。
自信和乐观就像一对孪生姐妹,都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对于这一母题的立意,核心方向为:成长路上,机遇和挑战不断,阳光和风雨同在,就算是困难重重、处于低谷的时候,我们也不能丢掉自信和乐观的心态,自信和乐观是我们成长的强大助力,带领我们走出低谷,向上攀登,开创美好人生。
谁没经历过成长的压力,谁没遭遇过挫折,又是谁拍掉身上的泥土从跌倒的地方重新爬起?“自信”母题的选材是很广泛的,不论是阅读过的书籍中,还是现实生活中,写作素材比比皆是。
构思时为增强写作特色,可引用名言素材。如毛泽东的名言“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高尔基的名言“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地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奥格斯特·冯·史勒格的名言“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名言的恰当引用对我们打开写作思路也有帮助。
还可结合时事素材生发感悟。如不向困难低头、坚持做好一件事、为山区孩子点燃希望与梦想的张桂梅,扶贫路上带领村民摘掉“穷帽子”的“轮椅女孩”杨淑亭等,都是乐观自信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的典型。同学们要学会从时事新闻中积累写作素材,整理好自己的写作素材本。
如果写记叙文,首选以自己或身边人为主人公,书写熟悉的、自信乐观的成长故事,简要铺陈写作背景,也就是遭遇挫折与低谷的状况,进而详写怎样自信乐观地走出困境,收获了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如果写议论文,可围绕“什么是自信”“为什么要拥抱自信”“怎样做到自信”“自信带来的变化”等问题展开论述。当然,还可以选择书信体或日记体,与他人或自己交流,讲述自信的故事,感染、激励他人或增强自己的信心。
真题回放
(2023年重庆A卷文题一)阅读丰子恺的小诗《豁然开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
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
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
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2023年山东青岛)追梦路上,遇到困境,紧张焦虑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状态;取得成绩,浮躁懈怠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状态;环境变化,难以适应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状态……状态良好,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经历,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2023年山东烟台)命题作文:这一路,风光真好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学校名和地名。
(2023年四川绵阳)请以“照亮”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学校名和地名。
(2023年四川宜宾)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路行来,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与风景,每个人也都会在若有所得或若有所失中奋进前行。一路行来,你是你自己的力量,你是这季节的温馨。
请结合材料启示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选定文体,不少于600字。注意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写作点津
以2023年四川绵阳中考作文题为例,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构思。
巧妙拟题。话题不等于文题,写作话题作文首先就是要自拟题目。关于“照亮”这个话题,我们有什么话想说,大致想好了写作大纲,就可据此拟题。若文题中想包含“照亮”一词,可细分为三种情况:①加前缀,如“自信为我照亮”;②加后缀,如“照亮我前行的那个人”;③加前后缀,如“自信照亮我前行的路”。若文题中不想包含“照亮”一词,却想要隐含“照亮”的意思,则可拟题为“点一盏自信的灯”“我心中的那束光”“你是我心中的太阳”“留一盏灯给自己”等。
铺陈背景。之所以需要“照亮”,意味着被“照亮”前曾是疑惑、阴郁、灰色的,如果背景本身光明,则用不着“照亮”了。怎么铺陈渲染背景,创设文章的“氛围感”呢?一是交代好主人公的心理和现实处境,如自卑、心情失落看不到希望;做事失败,找不到进步的途径,走不出心中的阴霾。一定要写清楚为什么产生负面的情绪。二是通过环境描写侧面烘托阴郁和黑暗,或者是夜晚走在山路上,或者是身处没有灯光的暗屋中,或者是眼睛受伤,或者是天空阴云密布……这样,心理的阴郁与现实的黑暗相结合,更能够突出“照亮”的重要意义。
明确主体。“照亮”的主体是什么?肯定不是浅显的“太阳”“月亮”“灯光”“星光”之类,这些可作喻体。“照亮”的主体可以是“人”,包括身边的普通人、古今中外的名人,抑或是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可以是“物”,如书籍、小草、松树、飞鸟……只要这个人或物,具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能够给人带来启迪,都可以成为“照亮”的主体。
选好文体。“照亮”这个话题,可写记叙文,讲述自己由迷茫到被启迪进而走出阴霾的故事。如写议论文,则首先要确定中心论点,如“让自信照亮我们的人生”,然后分别从“自信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自信能够照亮我们的人生”“自信怎样照亮我们的人生”这几个层面展开论述,阐明“自信照亮人生”的道理。
佳作展示
让自信照亮你的人生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世通学校2315班谭博文
人生如四季,会经历艳阳高照的夏天,也会经历雪虐风饕的寒冬。身处严寒,面对人生的不如意时,该怎么办?为自己点亮一盏“自信”的灯吧,让它照亮你的人生。
何为“自信”?自信是一种内在的信念和态度,是对自己能力和价值的肯定和信任,是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和坚定。
点亮自信的灯,让它在你人生迷茫时指引你勇敢前行。“蝶泳女王”张雨霏,不是一开始接触游泳就那么自信敢拼的。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她就曾因紧张而导致发挥失常。正是因为知道自己缺乏自信,在后来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她刻苦训练,不放过任何一次参加大赛的机会,磨炼自己的抗压能力,在提升游泳技术的同时,增强自信,为她出征2020年东京奥运会积累了信心,最终取得了2金2银的优异成绩,为国争了光。
当选为“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的陆鸿,是一名患有脑瘫的淘宝店主,当他带着招牌式笑容一瘸一拐地走上领奖台时,他浑身散发出的自信乐观也一并展现在我们面前了。为什么脑瘫打不垮他,贫穷打不垮他,歧视的眼光打不垮他?是因为他懂得凭着自强、自信、自立的精神,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正如颁奖词说到的“从不抱怨”“只想扼住命运的喉咙”“能吃苦”“肯奋斗”“有担当”。陆鸿的笑容,是自信的笑容,是不向命运低头的真实写照。
树立自信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自信不意味着自负,自信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而自负是建立在虚幻基础上的。超越自信的自负会蒙蔽我们奋斗的双眼,最终使我们深陷泥潭。自信也不是自大,自信的人用不着自我夸耀,用不着高喊自己的功劳,他们总是厚积薄发,行稳致远,一鸣惊人。
萧伯纳说过:“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点一盏自信的灯,照亮自己,纵使经历人生的寒冬也时时燃着希望,并朝着既定目标奋进,人生之路必定越走越宽,越走越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