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议论文要绷紧“逻辑思维”的神经

作者: 钱翰文

概念界定

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维,是人的理性认识过程。在议论文写作中,同学们要分析、评论某一问题或事件,并表达观点、态度、立场与主张。写议论文有三个基本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出现逻辑问题,比如:局部与整体缺少连贯性;局部和局部之间缺少联系,给人“散装”之感;论据和所论证的观点不一致,分析论证偏离主题。针对以上问题,同学们可以逻辑为抓手,从思考的逻辑、表达的逻辑两个方面,深入探究问题或者现象。

文  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论语》

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礼记》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

以上含有“止”字的语句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以就以上某句话进行思考,也可以把几个语句联系起来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技巧运用

一、思考的逻辑:构建思维的金字塔

俗话说:“思考无逻辑,行动就如无头的苍蝇。”为了构建文章的逻辑结构,要针对文题,做到“想得清楚”“写得明白”。一般而言,思考的逻辑要求有明确的结论,做到结论先行。

1.借助“以下证上”的方式

“以下证上”的思维模式是金字塔思维结构的基础。在写作中,同学们要弄清写作的主题,形成正确的结论,做到思考过程“有理有据”。以上面的文题为例,材料共有四句话,都出现了“止”,并且明确提出“止”这一任务。为了形成缜密的逻辑,同学们要读通、读透这四句话。分别为:(1)“知止”:就是面对诱惑时,要理智应对;(2)吾止也:半途而废、功亏一篑,要承担因为“止”造成的后果;(3)止于至善: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4)不能者止: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就可担任官职,不能施展才能就应罢官免职,也就是在其位谋其职。

通过任务中的“止”字,同学们可以代入这四句话,深刻地理解并剖析其内涵,并且通过联想、想象等,“以下证上”地逐步联系起来。比如,第一句的“知止”,可以联想到在当代社会中应怎样面对安逸、懒散、物质享受等现实诱惑。第三句话可以结合现代社会谈修身正心的重要意义。第四句话可以结合自己对社会的理解,谈谈各司其职以及自己对人生规划的想法。

2.借助“归类分组”的方式

分类分组是逻辑思维中的重要环节,也就是对论点、论据进行同类(相反)整理,进而形成统一的归类,从而准确地把握问题的全貌,提高思考的效率。以上面的文题为例,基于对四句话的理解,可以这样归纳:(1)第一句和第四句都为“知止”;第二句和第三句都为“不止”;(2)第一句话与第四句话中“知止”的侧重点不一样,前者侧重“欲望”“诱惑”,后者侧重“施展能力”“量力而行”;(3)第二句和第三句话为“不止”,前者侧重做事的耐力、持久力,后者侧重修行、修德上的无止境。

3.借助“逻辑排序”的方式

一篇优秀的议论文,论点或论据之间应存在某种关联,这样才能保证思考“有条理”。逻辑顺序是议论文写作的关键,特别是多则材料、多种观点,要以中心话题为着手点,借助条件、转折、递进、矛盾统一等关系,排列组合,进行逻辑排序,形成层层深入的逻辑链条。以上面的文题为例,基于以上的归类分组,可以形成以下逻辑链条:(1)“止于至善”意味着在抵达“至善”前,不能停滞不前;“至善”前的“不止则止”,其实也是“止”的学问。(2)不耽于享乐,不溺于寻乐,欲念当止则止,知足为乐;踔厉奋发,奋斗不止,成就无疆无界;唯有欲念和奋斗不止结合,才是稳行于时代洪流中的诺亚方舟。

二、表达的逻辑:增强说理力度

在逻辑表达的时候,应该遵循“自上而下”的顺序,抓住问题或者现象的重点,进行逻辑思维,进而增强说服力。

1.巧设情境,抛出结论

巧设情境就是通过制造疑问或产生疑问等方式,激发读者的兴趣。在表达过程中,要巧设情境,交代信息背景,制造冲突或疑问,以此作为引子,引导读者进入自己的思考框架。比如,以上面的文题为例:

许多名言警句中都提到“止”这个概念,如“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这些“止”是否相同?它们的含义是什么?私以为,“止”是指停止,但停止的原因不同,大致来说可分为三类:止于自己的能力、止于自己的道德责任、止于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2.分析问题,逐一论证

议论文写作从本质上讲是运用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写作的时候,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抓住重点、分析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如围绕上面文题,可以这样论述:

适可而止,择时而进,看似这样的想法足以支撑我们走完这条路,其实则忽视了人性的弱点——欲望。柏拉图的人性理论认为,人的灵魂由理性、激情、欲望三部分构成。欲望支配了人灵魂的大部分,而它的本性是贪婪。古有秦朝“鼎铛玉石,金块珠砾”,而最终,“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今有贪官污吏沉迷于纸醉金迷,身败名裂,为人民所唾弃。可见,如果人的欲望无休无止,该是多么可怕。“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能用道德和责任约束自己的行为,即便有再大的诱惑,也要将其止于可控范围内,如是,方能不滑入万丈深渊。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