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常识中的‘理’”导写
作者: 陈会琳文 题
常识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很重要。它们有些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些与文化相关,如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多采用对称布局;有的则凝结着人生的某些经验,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请以“常识中的‘理’”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思路点拨
1.审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题目要求以“常识中的‘理’”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因此要从常识中提炼出某个或某些具体的“理”,然后对其进行解释和阐述。所以首要任务是明确什么是“常识”,什么是“理”,并找出二者之间的关联。
常识,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接受并广泛使用的知识或经验;理,这里指的是这些常识背后的原理、逻辑或道理。
2.立意:立意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这篇作文可以选择以下几个立意方向:探索常识背后的科学原理,例如,为什么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背后涉及大气物理和光学原理;揭示文化常识中的深层意义,例如,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对称布局,不仅美观,还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传达人生经验的智慧,例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背后蕴含的是人们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理解。
3.选材:选材是根据立意选择合适的内容。在确定立意后,要找到与之相关的常识,并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理”。
自然现象:可以选择朝霞、晚霞、彩虹、四季变化等常见的自然现象,结合科学原理进行解释;文化现象:可以选择如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传统礼仪、节日习俗等,结合历史文化背景进行阐述;人生经验:可以选择如谚语、格言、俗语等,结合人生哲理和人生智慧进行解读。
4.结构: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指文章的整体布局和逻辑顺序。这篇作文可以采用以下结构:
引言:简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一种现象,指出常识的重要性,并提出文章的主题。
主体部分:第一部分:讨论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展示常识的科学性;第二部分:揭示文化常识中的深层意义,展示常识的文化内涵;第三部分:传达人生经验的智慧,展示常识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结论:总结全文,强调常识的重要性和价值,鼓励读者深入学习和探索。
5.语言:语言是文章的血肉,决定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和读者的阅读体验。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准确,确保使用的术语和概念准确无误,避免产生歧义;生动,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具体的描述,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逻辑性,指句子之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使文章更加流畅易读;适度,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难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确保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佳作展示
常识之“理”
在生活的琐碎细节中,常识如同空气一般,无处不在,却又常常被我们忽视。如母亲口中那句“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叮嘱,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对称布局的智慧,或朋友间相互劝慰时那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箴言。这些看似普通的常识背后,却蕴藏着深刻的“理”,它们是我们了解世界、洞察社会的重要窗口。
那绚烂的朝霞与晚霞不仅仅是大自然中的美景,更是大自然的智慧。“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蕴含着大气物理学的原理。朝霞的出现预示着低空水滴较多,坏天气即将逼近;而晚霞则意味着天气较干燥,未来天气可能晴好。这种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总结,让我们能够提前预测天气变化,从而合理安排农事、调整出行计划。这其中的“理”,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科学解释,更是人类智慧的体现。
同样,我们也会被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对称布局的美感所震撼,这种建筑风格的背后,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审美,更体现了人类对于和谐、秩序的追求。对称布局不仅显得庄重、和谐,而且符合“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即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这种建筑风格,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美的建筑,更传承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其中的“理”,是对人类文明的深刻反思和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普通的谚语和格言,更是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告诉我们,有时候为了获得好的效果,需要付出一些代价。良药虽然苦口,但是能治病;忠言虽然逆耳,但是能帮助我们改正错误。这种对人生经验的总结,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其中的“理”,是对人生智慧的深刻领悟和传承。
然而,有的人忽视这些常识背后的“理”,没有深入思考其意义。这种浅尝辄止的态度,不仅限制了我们对常识的理解和运用,也阻碍了我们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深入洞察。因此,我们要重新审视那些看似普通的常识,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理”。我们需要用科学的态度去研究自然现象,明白其背后的科学原理;我们需要用文化的眼光去欣赏古代建筑,领悟其背后的哲学思想;我们需要用人生的智慧去品味那些谚语和格言,体会其背后的人生哲理。
综上所述,常识中的“理”不仅体现在对自然现象的总结上,也体现在文化的传承和人生的经验上。这些常识背后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们像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点 评
这篇作文,在审题、立意、选材、结构和语言等方面都展现出了较高的水平。作者根据题目要求,以“常识中的‘理’”为主题,从自然现象、文化现象和人生经验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常识背后的理”的深层含义。文章主题明确,立意新颖,挖掘“常识背后的理”的科学原理、文化内涵和人生智慧。在选材方面,作者精心挑选了自然现象(朝霞、晚霞)、文化现象(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对称布局)和人生经验(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等具有代表性的常识,这些例子既贴近生活,又富有内涵,使文章内容丰富、有趣。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首先通过引言引出主题,然后分别从自然现象、文化现象和人生经验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后总结。每个部分之间过渡自然,逻辑连贯,使文章各部分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