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材料,辩证说理

作者: 陆利

文  题

材料一:微信、支付宝、滴滴打车等的出现,使得电信、银行、出租车等行业面临新的挑战,一些曾经红火的行业面临倒闭的风险。

材料二: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催生了一批新兴行业的诞生,社会上出现了诸如数据分析师、全媒体运营师、宠物减肥师等新职业。

材料三:一部电视纪录片的热播,使得“章丘铁锅”意外走红。铁锅锻造,这一老手艺的锻造工序被媒体推送到大众眼前,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工艺重新焕发新生。

在如今社会的大背景下,你对以上材料中的现象有何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导  写

这是材料作文,动笔之前,要关注以下这几点:

一、读懂材料,精准立意

读懂材料是理解材料的前提,理解材料又是审题立意的根本保证。一般来说,要做到读懂材料,精准立意,可以采用这几种方法:

1.找关键性词语

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无论是单则材料还是多则材料,都有一些重点词语帮助我们加深理解,这些词语在文章中会反复出现,多次运用,对我们理解材料内涵具有极大帮助。因此,在阅读材料的时候要抓住这些关键词语,领悟其内涵,精准立意。举个例子:①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主办的一项年度调查显示,“奋”“改革开放四十年”等登上年度热搜词语。②有家机构曾经做过调查,当下高频度流行的词语有:命运共同体、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③非新无以为进,非新无以图强。④对未来最大的慷慨,就是把一切献给现在。要求: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这是一则多材料的作文题,四则很简短的材料,都阐述了共同的话题:奋斗。材料①中的“奋”“热搜”,材料②中的“高频度流行”“奋斗”,材料④中的“献给现在”,无一不是围绕“奋斗”来谈,所以以上这些词语就是关键词。在理解材料的时候,抓住这些关键词很快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立意方向——奋斗。材料④中的“现在”也是审题的关键词语,强调了奋斗的时效性、紧迫性。材料③中有一个重复出现的词语“新”,这里的新应该是创新的意思。材料③用两个双重否定句突出了创新的重要地位,所以“创新”就成了这句话的关键词,给我们提供了文章的另一个立意角度:改革创新。通过上面这些关键词,我们可以这样立意:①幸福生活的来源是不懈奋斗;②创新是发展的不二法则;③不负凌云志,奋进正当时。回到原材料中来,材料一、材料二中的“出现”“倒闭”“诞生”“新职业”是关键词,从行业的兴衰中映射出职业的兴起与消亡。材料三是讲老手艺也能再流行,重回巅峰,其中“走红”“重新焕发”成为关键词。从上面这些关键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三则材料讨论的共同话题是:如何看待老行当,以及新职业、新兴产业的诞生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由此,可明确立意为:(1)包容的心态,乐于接受新事物,生活会更精彩。(2)墨守成规要不得,要敢于变革,跟上时代的新步伐。(3)新思维不是全盘否定老手艺,传承和发展彰显聪明才智。

2.分析材料间的联系

多则材料放在一起,大多数同学很难把握材料的内容,往往会顾此失彼,导致对材料的理解不全面、不准确。面对多则材料应怎样解读?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先解读每则材料,弄清主要内容,归纳每则材料的观点;然后寻找材料之间的关联点,就是借助关键词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并综合分析这种联系,了解它们之间是对立关系、互补关系,还是辩证关系,最后结合这种关系得出自己观点,明确立意。需要注意的是,立意时,一篇文章只能确定一个主题。例如,如果材料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立意时就选其中一种观点,这就叫“二者对立选其一”。比如:

有人说,人因为忘记,所以才能渐渐脱离遭受过的痛苦,但也因为忘记,所以往往会犯以前的错误。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

这则简短的材料反映了忘记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彻底忘掉过去,脱离痛苦;一种是忘记过去的教训,再次犯错误。这两种结果没有对错之分,不是对立关系,应该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就是说人不要一直纠结于某个方面,往前看,风景更美丽。但是不能忘记教训,因为经历过的教训会时时刻刻警醒你。所以立意时,要综合前面这些分析,得出材料的主题:(1)往前看,人生风景更美丽。(2)教训总会让你成长,勿忘过去的教训。(3)勿忘历史,重新出发。

“原题”的三则材料之间是辩证的关系,就看你怎样正确看待这些新兴的行业,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还是丢弃传统、另起炉灶?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能明确立意。

3.整体剖析

整体把握材料要求我们在立意时要有全局意识,从整体出发深刻理解材料,如果只盯着文中的某段内容,或者只看到材料叙述的表面现象,而忽略了问题的实质,那么,立意就会肤浅。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青蛙突然被放进沸水中时,会拼命地跳出来,但是被放进慢慢加热的温水中时,结果是被烫死,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温水煮青蛙”效应。青蛙被放进沸水中为什么能活命,而被放进温水中反而葬送了生命?是因为沸水是看得见的危险,而温水是潜在的危机,不易被察觉,容易让人麻痹。所以,可以立意为:要有防范意识;要居安思危,有危机感……这样立意之后就看到了现象背后的本质,达到了命题者的目的。同样,“原题”材料中的新兴行业的产生,数据分析师、全媒体运营师的产生,以及“章丘铁锅”的意外走红,透过这些现象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看待这些新旧行业,怎样统筹传承与创新。

二、紧扣材料,精巧构思

一般来说,议论文有三部分,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头提出问题要由材料引出,就是在概括所给材料的基础上引出文章的论点,要注意的是不能照搬材料,而要对材料进行解读,选取有用的信息,这样才能与文题相符。分析问题就是围绕论点进行阐述,论证时要做到条理清晰,角度多样,逻辑严密,无论运用哪种论证方法都要和论点一致,就是要围绕论点阐述,脱离了这个关键点,再好的论证都是废话,都是偏题、离题。最后的解决问题是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法。当然这三大块不能分割开来,要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是符合要求的作文。比如这篇材料作文,可以这样构思:先从材料中引出论点:顺应时代大潮,做时代的弄潮儿。然后,从三个方面论证:(1)以包容的心态、高位的姿态选择多样的人生。②以自我革命的魄力,跟上时代发展的快节奏。③在追求创新与发展的同时,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最后回到材料,发出号召,这样在结构上就显得完整、缜密。

三、重回材料,点明主旨

文末要点明主旨,为什么在文末要重回材料,点明主旨呢?主要是让文章在结构上形成首尾照应,让读者感受到文章与材料的紧密联系。在内容上能深化文章的中心,突出全文的主旨。例如这篇材料作文,可以这样结尾:面对大数据、大智能时代,我们要积极参与,顺势而为;面对“章丘铁锅”意外走红,我们应该感到欣慰。只要不忘初心,奋发有为,一定会在传承与发展中行稳致远。

佳作展示

传承与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曾有人预言,以后出门购物不会用现金,打电话可以看到对方的模样。这些预言在当时可能是笑话,但多年之后,笑话真的变成了现实,支付宝、微信、滴滴打车在人们的生活中风生水起。社会上出现了诸如数据分析师、全媒体运营师、宠物减肥师等新职业,这些职业的诞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面对扑面而来的时代大潮,作为青年学子的我们该如何定位?我的看法是顺应时代大潮,做时代的弄潮儿。

以包容的心态、高位的姿态选择多样的人生。当今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社会裂变的鼎盛期。一些新兴产业一夜之间悄然诞生,也许我们一时还不能适应,甚至可能感到茫然,但它确确实实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5G”这个词以前听都没听过,更不要说用了。然而就是这个很牛的“5G”,解决了一些难以实现的问题。疫情期间,因为情况特殊,一些权威专家不能到医院给病人做手术,这时候“5G”就大显身手了。可以利用“5G”的优势——网速快、延迟低的特点,通过视频的同步输送,专家在千里之外就能指导完成一台手术。还有无数个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都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式飞跃,所以数据分析师、全媒体运营师这些新兴职业的产生就不足为奇了。这些新职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所以说,以包容的心态、宽广的心胸接受新兴事物,能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以自我革命的魄力,跟上时代发展的快节奏。作为中国人,我们都知道清朝政府之所以跟外国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因为那时的清政府是“闭关锁国”的弱国,那些因循守旧的王公大臣,看不到自身的弊病,导致清朝一步一步成了积贫积弱的弱国。反观双汇集团和宇通客车,他们是最早进行改革的国企,通过MBO的方式,现在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甚至全球领先的企业。作为青年的我们,应该主动投入改革的大潮中,在改革中大展身手。用发展的眼光,自我革命的魄力,跟上时代的快节奏。

当然,在追求创新与发展的同时,不能全盘否定传统。传承与创新本身不是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事物,而是和谐共生的统一。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传承与创新要理性看待,一些优良的传统、精湛的工艺不能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厚重历史造就了华夏文明。“章丘铁锅”“张小泉剪刀”这些都是极具历史厚重感的百年品牌,它们的特定的称呼不仅仅是铁锅、剪刀的名称,更包含了行业的文化内涵。所以对于这些老手艺、老行当,我们不能否定它的存在,而是应该想方设法地保护,发挥它更大的价值。总的来说,我们要记住这些老行当存在的意义,在追求创新的同时,不能丢掉传统。

面对大数据、大智能时代,我们要积极参与,顺势而为;面对“章丘铁锅”意外走红,我们应该感到欣慰。只要不忘初心,奋发有为,我们一定能在传承与发展中行稳致远。

点评

本文论点鲜明:顺应时代大潮,做时代的弄潮儿。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开篇从引用材料入手,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论点,围绕论点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角度多样,论证严密。最后回到材料,构思严谨,照应了前文。语言简洁有力,很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