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动的青春,追梦的身影

作者: 谢高通

文题设计

赛场上,运动员挥洒汗水、力争佳绩,展现出青春活力;阅览室中,同学们静心思考、读书启智,展现了青春探索;博物馆里,青少年认真聆听、专心学习,展现了青春魅力;街头巷尾,志愿者无私奉献、积极行动,展现了青春担当……放眼望去,这里或那里都留下了他们跃动的身影。

请将题目“看,青春在 跃动”补充完整,或记述经历,或讲述故事,或发表看法,并完成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带有引语的半命题作文。审读引语不难发现,这段文字是“分 — 总”的关系,分句是由“赛场上”“阅览室中”“博物馆里”“街头巷尾”构成的一组排比句。省略号,意在强调青春无处不跃动,青春无处不精彩。因此,补题时可以参考引语,填上一个表示具体地点的词语。比如,“看,青春在赛场上跃动”,想一想,是什么比赛,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样的场景让你感动,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看,青春在田间跃动”,讲述自己参与劳作的经历,描写劳作时的细节,体会劳作的艰辛,进而写出自己劳动后的深刻感悟。

除此之外,还可以将跃动的青春和经典书籍、传统文化、美丽中国等相联系,通过生动的故事、细致的描写、精当的议论为青春代言,展现青春的责任担当和无限魅力。

跃动的青春,追梦的身影0

当然,不管如何补题,都要精心选材,精巧构思,内容具体,情感真挚,表达要有深度,行文要有起伏,要在小故事、小场景的写作中彰显大品格、大责任、大情怀。此外,在结构安排上要注意文章前后照应和点题,在语言运用上要重视人物的刻画和细节描写。

教师下水文

看,青春在汉字里跃动

谢高通

青春,魅力无限。无论在哪一个角落,都有青春的身影在跃动。想到历史厚重、文化深厚的中原大地,我就不禁把它和汉字联系到一起,也就自然而然回想起第十届河南省汉字大赛那熠熠生辉的决赛舞台。

赛场上,青春的面孔上写满了从容自信与朝气蓬勃。选手们手执笔杆,目光专注,等待主考官念出那一个个蕴含着千年智慧的汉字的线索。当主考官的声音响起,他们凝神静思,或微微抬头,或稍稍侧耳,或低头思索……青春的思绪全力在汉字的海洋中遨游,在汉字的赛道上奔跑。倒计时响起的那一刻,笔尖在书写台上停止了舞动。再看选手,个个气定神闲,手握笔杆。“全部正确!”主评委的话音刚落,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每一个选手都是那么投入,那么用心。当他们认真思索、果断下笔的那一刻,青春不正在一撇一捺的汉字里跃动?不正在承载历史文化的汉字里闪亮?他们的身影是那么坚定,他们的青春是那么动人。

其实,为了这一刻的璀璨,选手们在备赛期间付出了无数汗水。坐在教室,一有空,他们就翻开厚厚的字典,查着,记着,时不时地动笔写写。有时,在自习课上,他们会专心研究字源字谜、传统文化。有天晚上,我注意到一个学生在反复琢磨汉字的笔画顺序和结构特点,旁边放着几本厚厚的书。现在想来,她所在的新乡市代表队能够在第十届河南省汉字大赛中学组团体赛中取得季军是多么不易。这些经历都是青春追梦的见证!

既然是比赛,就会有淘汰,有输赢。但这场传承汉字文化的比赛,在我看来,大家都是胜利者。能够站在舞台上,写下一个个端端正正的汉字,就是对青春奋进的最好诠释,就是对汉字文化的最好传承。

青春与汉字相拥,绽放出美丽的芬芳;青春与汉字交织,谱写出优美的旋律。看,青春在汉字里跃动,青春追梦人正带着对汉字文化的热爱,向着未来,快乐出发。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跃动的青春,追梦的身影1

学生范文

看,青春在红色小院里跃动

王珺瑶

“没想到,真的没想到,在这个小院里还能遇到同学。”一走进耿风泉抗战实物展览馆,我们一下子就被两个穿着同样校服的志愿者给吸引住了,不同的是他们俩身披绶带,经过询问,原来他们是这次红色研学实践的讲解员。

踏进展览馆,扑面而来的是一股陈旧却交织着青春热血的气息。一件件展品有序地陈列着,仿佛在诉说昔日的经历。一缕金色的阳光斜斜地射进小院里,洒在屋门前那棵宛如卫士般的大树上,洒在左边的展柜上。展品上星星点点细碎的光,恰似时光使者,将我们带到抗战时期硝烟弥漫的战场。

跃动的青春,追梦的身影2

“ 大家请看这三枚地雷,有没有发现它们的独特之处?”一名讲解员右手斜指着展台问。“有字!”“对!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左边这枚刻着‘死’字,中间这枚是‘有来无回’,右边这枚是‘保卫村庄’。”讲解员表情凝重起来,“这三枚地雷不仅是很珍贵的历史文物,更是生动的教科书。这里收集的地雷比较多,但刻字的只有这三枚。这些字展现了人民群众抗战的决心和意志!”同学们听得连连点头。“大家再来看,这块黑板……这把大刀……这个缴获的日军水壶……”

听着两名讲解员熟练的讲解,我觉得他们的声音仿佛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历史的大门,让我看到了那些浴血奋战的战士们的身影。这声音仿佛有种魔力,让无声的文字记录、沉默的武器装备有了生命,化作一篇篇有血有肉、充满情感的记忆华章。这声音,恰似涓涓细流,将战士们的勇气、坚韧与牺牲精神,灌注到每一个聆听者的心田中。战士们的故事就像夜空中璀璨的星辰,带着青春与信仰,载着不屈与拼搏,在展馆中闪耀着青春的活力,将星光映照在历史的长夜之上。

跃动的青春,追梦的身影3

“这一件件历史的见证物是我们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真实写照,这里的展品都是耿爷爷和他的父亲一件件收集而来的,下面请耿爷爷为我们上课。”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响彻整个红色小院。听着耿风泉爷爷的讲解,我的思绪飞扬起来:耿爷爷的青春与这片土地上的烽火岁月不也紧紧相依吗?他执着地搜集和保护着这些抗战实物,把它们从尘封的历史中唤醒。而我的同学——两名优秀的讲解员——不正是耿风泉爷爷精神的传承者吗?他们凭着自己的青春与热情,让更多的人聆听到那些被岁月长河淹没的声音。

看,青春在抗战实物展览馆里跃动,在这间红色小院里跃动!在这间小院里,战士们的英勇事迹、耿风泉爷爷的执着坚守、年轻讲解员的无私奉献,都宛如一泓清泉,滋润着我的心田。

虽然是短暂的研学之旅,但每当我回想起那天的经历,我都觉得跃动的青春不仅仅是一段努力奋斗的时光,更是一种追梦向前的精神。想着红色小院里那跃动的青春身影,我内心更加坚定——在未来的道路上,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点 评

文章选材新颖,中心突出,立意高远。作者将视角锁定在一次红色研学实践,选材别具匠心。两名志愿者的讲解让“我”感受到亮丽的青春原来就在一座红色小院,可谓以小见大。语言描写让叙述节奏富有变化。此外,叙议结合,突出文章中心,结尾的议论,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