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作者: 谢高通母题分析
1.整体解读
哲学家冯友兰在谈到“青年的修养问题”时曾说,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件事感兴趣,那么那件事和他的性情一定是很相近的。你的兴趣在哪里,你的才能就在哪里。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科学家座谈会上讲:“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可见,兴趣对于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2.题材分析
兴趣类母题作文选材一般相对宽泛,但在具体写作时必须聚焦,尤其是写记叙文。比如,读书、唱歌、书法、数学、科技、篮球、泥塑、剪纸……都可以是兴趣,但必须选其一,写出自己感兴趣的具体表现,突出兴趣带给自己的成长。
初中语文教材有不少课文都与兴趣密切相关,如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直接点明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之”,即把学习当作乐趣,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居里夫妇沉浸于科学实验,他们用四年的坚持换来“美丽的颜色”;利奥波德痴迷于科学观察,他笔下的大雁富有灵性,连雁声都写得细致入微,情趣盎然……放眼人类历史,每一个取得重大成就的杰出人才,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强烈的、突出的、痴狂的、恒久的爱好。
3.立意分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成长的动力。立意时,既可以紧扣自己的兴趣展开详略有致的叙述,借助议论点明兴趣的重要性,也可以就“兴趣”谈自己的观点,比如“兴趣是创新的基石”“兴趣是成功的保证”“兴趣为帆,志向为桨”“生命因热爱而精彩”等。写作时,既可以巧借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深入论述兴趣之于成功人生的意义;还可以引用名人名言阐述兴趣与理想的关系。就议论文的结构而言,可以采用递进式,为什么要培养兴趣?怎么培养兴趣?就具体做法而言,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要聚焦新时代青少年的兴趣所在,鼓励其好奇心,关注其求知欲,培养其思考力,锻炼其探索能力,寓教于乐,寓学于趣。
真题回放
★2024年四川攀枝花中考作文题目
心有热爱自不凡。因为热爱,一代文豪苏轼在困境中突围,成就诗画文章;因为热爱,音乐家贝多芬在苦难中涅槃,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因为热爱,敦煌女儿樊锦诗在“喧嚣”中沉潜……因为热爱,边防战士陈祥榕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坚持“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请你以“热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2024年重庆B卷中考作文题目(其一)
初中毕业后的暑假,父母希望你参加初高中衔接学习,而你想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你需要给父母写一封信,请求他们同意你的想法。
注意:①请在作文第一行居中写“给父母的一封信”;②文末署名“小渝”,时间为6月12日。
★ 2022年甘肃兰州中考作文题目
要知道,一旦兴趣被引发出来,那么人们的生活就会从单调、沉闷中解脱出来。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任务一】请以“单调、沉闷的生活就这样发生了改变……”为开头,写一篇记叙文。
【任务二】请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谈谈由这句话引起的思考与认识。
★ 2022年湖南张家界中考作文题目
任选其一写作。
当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时,就会不畏艰辛,全心投入,乐在其中。我想,你也一定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
题目一:请你以“乐在其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请你以“ ,让我乐在其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兴趣”这一母题关联到的主题比较广泛,比如爱好读书、享受劳动、钟情于传统文化等。因此,写作时要注意发散思维,紧扣中心,选择一个兴趣点,深入挖掘该兴趣点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一、精心独特的选材。与“兴趣”相关的素材很丰富,要精心选材,尽可能选择与众不同的兴趣,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要敢于跳出校园生活圈,放眼社会生活,可以写琴棋书画、集邮、泥塑,也可以写摄影、垂钓,还可以写运动、旅游、乡村劳作……但无论写何种兴趣,都要体现积极的情感倾向,更要借助该兴趣彰显个性,陶冶情操,提升自我,展示美和哲思。
二、生动细致的描写。针对某一方面的兴趣展开描写,要注意运用细节描写,切忌泛泛而谈。行文要通过细微之处的描摹凸显个人的兴趣,加之生动的动作描写、细腻的神情刻画、独特的心理感受,突出个人发展该兴趣的深刻感受,以及获得的无穷趣味。还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调动各种感官,让描写传神生动,进而抒发自己对该兴趣活动由衷的喜爱之情。
三、严谨清晰的结构。写作时,要关注行文中的“起承转合”,做到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若写记叙文,要略写起因,详写参与活动的过程来表现这是发自内心的“兴趣”,结尾要注意照应标题和升华主旨。若写议论文,尽可能展现清晰的“三段论”:“引论”即提出问题,既可以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也可以由社会现象或名人言论引出观点;“本论”即分析问题,针对中心论点,或并列式展开论述,或递进式阐释;“结论”即解决问题,可以发起号召,也可以提出新的思考,启发青少年将个人爱好与祖国发展相结合,从而使文章立意高远。
范文展示
生命因热爱而精彩
郑博菲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直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之于成功人生的重要性。正如蒲松龄所说:“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唯有痴迷和热爱,学问、技艺和事业才能有所成就。因此,保持浓厚的兴趣,踔厉奋发,生命自然会因热爱而精彩。
唯有热爱,才会乐在其中,满怀激情。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像侦探似的长时间追踪、观察昆虫,有时一蹲一趴就是几个小时,他不断地假设,反复地推理,严密地求证,花了足足30年时间写成十卷本科普巨著《昆虫记》。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之所以有上千种专利,是因为他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探索世界有浓厚的兴趣。他小时候照着书本做实验,什么都要动手试一试,长大了更是凭借兴趣搞发明。正是这份由衷的热爱,让法布尔、爱迪生激情满满地痴迷于自己的观察和研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难怪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
唯有热爱,才会全力以赴,成就梦想。青春应该是什么样子?拼搏不止,奋斗不息。这是徐梦桃用行动给予的回答。她从小就对体操感兴趣,4岁练体操,12岁改练“雪上体操”——自由式滑雪。大大小小的伤病让她感到迷茫,连续3次冲击冬奥会金牌的失利让她想要放弃,然而对运动的热爱让她的追梦之心更加坚定。最终,她在北京冬奥会实现了创纪录的胜利翻转,也实现了人生的翻转。徐梦桃多次说,“热爱”是她一直坚守的源动力。其他勇敢追梦的运动员又何尝不是如此?正是因为热爱,因为努力,梦想才不再遥远。
唯有热爱,才会持续深耕,有所建树。“敦煌女儿”樊锦诗长期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从青春到白发,60多年的守护源于国家的需要,而国家的需要就是她的志愿。她惊艳于敦煌的美,也惊讶于戈壁的凉,然而因为热爱,她坚持守护、研究并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她用深耕和坚守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择一事,终一生”。樊锦诗将个人爱好与国家需要相结合,坚守大漠,深入研究,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旋律。北宋大思想家张载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一个人如果没有高远的志趣,又不能专心投入,即使学习也不会有大成就。所以一个人心中之热爱,只有结合高远的追求,再加上持续的耕耘,才会有大收获。
新时代奏响新乐章,新征程传承新梦想。让我们将远大的理想和个人的兴趣紧密结合,心有所爱,勇毅前行,人生定会因热爱而精彩。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点 评
该文是一篇观点鲜明、思路清晰的议论文。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首先引用名人名言指出兴趣之于成功人生的重要性,借助蒲松龄的话引出中心论点——生命因热爱而精彩,同时照应标题;接着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后结合当下,发起号召,再次强调观点,总结全文。此外,在具体论述中,事例典型、丰富,说服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