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二轮复习策略
作者: 王寿延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指向了现实生活、社会热点,要求考生在作文中彰显自己的鲜明个性和思想深度。因此,考生在二轮作文复习中要有意识地积累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鲜活热点素材,把读过的书、看过的精彩文章、背过的名句、有过的独特经历、听过的心动故事等材料集中起来,做好写作储备。
1.多读
多读,可以积累材料,打开思路;可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不单单为写作文考虑,语文这一学科也必须重视阅读。除了阅读指定的书籍,还需要多读一些优秀作文。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做法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里的关键是“会意”,也就是读出点道理来,有所体悟。而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做法是将每个字都烂熟于心,然后求理、求解、求辩驳之道。
2.多抄
多抄,就是多摘抄优秀作品或片段。不要觉得做这件事没有什么用处,或者感觉这样做太累太苦,要知道累和苦都不会白费。明代著名文学家张溥在他的七录斋里将借来的书抄写七遍,而且一丝不苟,最终成为了文学大家。另外,摘抄时还可以练习正确规范的书写,可谓一举两得。
3.多记
多记,就是多做笔记。这里所说的笔记并不是我们平常意义上的读书笔记,而是宽泛的笔记。比如,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及时记下来。要做到这一点,须注意观察、聆听、思考,并将重要内容记下来。特别是有写作冲动时,灵感会突然从头脑中冒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及时记下来,以便进一步斟酌推敲,最终形成自己的写作积累。
4.多看
多看,就是多观察。写作,无论是写人、写物,都需要写出特点,而这特点就出自考生对生活认真细致的观察。比如从人物的表情、动作,就可以看出其心理、性格,而这离开了观察是办不到的。因此,我们必须培养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借画家的眼睛来行作家的思路。
5.多听
多听,就是多聆听。网络时代,听到的东西繁杂,考生一定要注意分辨良莠、吸纳精华。而且当今时代,社会需要综合性人才,考生应将自己融入社会,多听一些生活中的语言,向生活学习。同样一句话,不同的声调、不同的停顿、不同的语序,意思往往不一样。因此,考生要学会多听,且听取不同知识,学会扬弃,将有益的内容化为自己的材料。
6.多想
多想,就是多联想、想象。联想和想象是孪生姊妹,尽管有区别,但思维路径常常融合在一起。有人说,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尽管高考作文不完全等同于文学创作,但有其相通的成分。对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考生可以尝试着展开联想和想象,开拓思维、丰富素材。
7.多练
多练,就是多做写作训练。考前,考生必须加强写作训练,包括审题训练、文体训练以及各种写作技法的训练。作文体裁广、内容多,考生练习时要做到有主有次,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在练的时候,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特长,以便到高考作文时发挥优势。
8.多思
这里所说的“多思”不同于前边说的“多想”,是对概念的理解、关系的判断、逻辑的推演。多思考才能形成大学问,才可以发现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许多奥妙。语文之所以包罗万象,就是因为凡是需要文字表述的事物内涵或现象,都与写作相关。思考见智慧,多思才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