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读、注解、翻译
作者: 米学良考点概述
高考文言文阅读通常将常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考点放入断句题、文化知识题、翻译题中考查。尤其是文言实词与古代文化知识组合题,和文言文学习中的校正、诵读、句读就是一个知识体系。这类题要求考生读文、质疑、释疑、整理,考查的是知识积累和能力素养。
1.主观填涂型断句题,即给定一个文言句子,要求考生从7至8个断句点中选出3个正确的。这样的设计使试题出现4档得分:0分、1分、2分、3分,区分度高,能客观检测出考生的能力水平。需要注意的是,每涂对一处给1分,只能涂3处,涂4处及以上者不得分,因此不能乱涂。考生要对断句的技巧进行积累,灵活掌握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句末语气词(也、矣、焉、耳)和句末疑问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的用法,对教材中运用使动、意动用法的语句(“焉用亡郑以陪邻”“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可烧而走也”“耻学于师”“吾妻之美我”等)进行积累,查漏补缺,夯实基础。此外,虚词可以表达语气或感情,动词可以明示意思,对偶、排比可使句式整齐,顶真可以使前后相承,这些都可以帮助断句。
2.文化常识型注解题,一般与教材中的内容相衔接,要求对材料中的词语注解进行正误判断。这就要求考生系统复习教材,对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纳整理。以文言实词为例,临时语境意是一个点,这个实词的一类意思就构成了一条线,而多类意思的组合就构成了一个面,将它们全部连缀起来就是一个知识网络。
3.文言文翻译题,高考命题往往会给一个句子设置3~4个得分点,阅卷老师根据得分点赋分。因此做文言文翻译题时,考生应具备“踩点”意识。(1)文言文中的一些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常见的一些倒装句式,例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翻译时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某些数词、副词充当句子的谓语或补语,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加以调整。(2)文言文中名词(包括名词性短语)、数量词作谓语的句子,翻译时一般要加上适当的动词,变成动词谓语句。(3)文言文中习惯省略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要先补上省略的成分,然后再作翻译;语意上不连贯的地方,翻译时也要作必要的补充。(4)文言文中的发语词、助词、语意重复成分、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等,翻译时可以省略。(5)文言文中的比喻有些不便直译,必须借助意译把含义揭示出来。(6)文言文中的专用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年号、帝号、朝代号、官名以及一些器物名、典章制度等,可以保留原词,不作翻译。(7)文言文中有些不同词性的词经常连用或配合使用,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格式,要按照“习惯句式”翻译。
试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耿恭字伯宗,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永平十七年冬,骑都尉刘张出击车师,请恭为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破降之。乃以恭为戊己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恭至部,移檄乌孙,示汉威德。大昆弥已下皆欢喜,遣使献名马,愿遣子入侍。恭乃发使赍金帛,迎其侍子。
明年三月,北单于遣二万骑击车师,遂破杀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因发强努射之。虏中矢者,视创皆沸,遂大惊。会天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匈奴震怖,相谓曰:“汉兵神,真可畏也!”遂解去。
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五月,乃引兵据之。七月,匈奴复来攻恭,恭募先登数千人直驰之,胡骑散走。匈奴遂于城下拥绝涧水。恭于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马粪汁而饮之。恭仰叹曰:“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乃整衣服向井再拜,为吏士祷。有顷,水泉奔出。乃令吏士扬水以示虏。虏出不意,以为神明,遂引去。
会显宗崩,救兵不至,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厉士众击走之。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而稍稍死亡,余数十人。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召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虏官属望见,号哭而去。单于大怒,更益兵围恭,不能下。
先是,恭遣军吏范羌至敦煌迎兵士寒服,羌因随王蒙军俱出塞。羌固请迎恭,诸将不敢前,乃分兵二千人与羌,从山北迎恭,遇大雪丈余,军仅能至。城中夜闻兵马声,以为虏来,大惊。羌乃遥呼曰:“我范羌也,汉遣军迎校尉耳。”城中皆称万岁。开门,共相持涕泣。明日,遂相随俱归。虏兵追之,且战且行。吏士素饥困,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殁,至玉门唯余十三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中郎将邓众为恭已下洗沐易衣冠。及恭至洛阳,鲍昱奏恭节过苏武,宜蒙爵赏。于是拜为骑都尉。
论曰: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感其茹毛A穷海B不为大汉羞C后D览耿恭E疏勒之事F喟然G不觉H涕之无从
2.下列对文中黑体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乘,登上,与《登泰山记》中“自京师乘风雪”的“乘”意义不同。
B.再拜,指拜了两次,表示恭敬,与《孔雀东南飞》中“府吏再拜还”的“再拜”含义相同。
C.妻,意动用法,与《赤壁赋》中“侣鱼虾而友麋鹿”的“侣”和“友”活用类型相同。
D.论曰,如《史记》中“太史公曰”,《聊斋志异》的“异史氏曰”,这种手法叫“论赞”,用于引出作者的议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耿恭为人慷慨,多有谋略,担任戊己校尉时,一到任就发布文告晓示乌孙,宣扬汉室威德。乌孙派使者向朝廷献名马,并愿派王子入侍皇帝。
B.耿恭作战勇猛有智谋,据守疏勒城时,耿恭临危不乱,亲自出战,以毒药涂抹箭头,震慑敌军,得以解围。
C.耿恭与士兵同生死共患难,于食尽粮绝之际,煮铠甲弓弩,吃皮革牛筋,士兵都无二心,以至于渐渐死亡,只剩下几十人。
D.耿恭有气节、有节操,面对单于用名利美色诱降,不为所动,还亲手击杀使者,鲍昱认为他的节操超过了苏武。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显宗崩,救兵不至,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厉士众击走之。
译文:
(2)衣屦穿决,形容枯槁。中郎将邓众为恭已下洗沐易衣冠。
译文: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