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健康成长,不必盲目求快
作者: 一考生“让孩子成长得快一些,更快一些。”这是郎朗父亲的教育心得。于是,有家长仿佛得到“教育宝典”一般,试图“复制”郎朗父亲的成功教育,追求孩子的快速成长。但是,一味追求速度的教育方法真的能诞生更多的“郎朗”吗?(从命题材料落笔,引出问题。)
孩子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教育不能一刀切,而应当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郎朗快速成长获得成功确实令人羡慕,但正如有的家长所说:“像郎朗这样成功的又有几个?”还有很多孩子牺牲童年苦练钢琴不仅没有得到鲜花与掌声,更有甚者一无所成。因此,不能因为郎朗的成功而不管孩子的具体情况盲目追求所谓的快速成长。时下,书法速成班、小提琴速成班、口语速成班……越来越多的课外班打出了“速成”这一招牌来获得家长的青睐。的确,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成长得更快似乎能占领先机,但在我看来,不是所有技能都能速成。盲目追求教育速度只会“拔苗助长”,不利于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必要的论述,再将原文第二段与倒数第二段的内容糅合,形成第一个论证层次。)
再说,一个人的成长不只是一个追逐成就、获取技能的过程,更是一个获得生活体验、体味人生快乐与挫折的过程。百草园里的有趣探索使鲁迅拥有独一无二的童年记忆,成就了脍炙人口的名篇;初次感知水的存在让海伦·凯勒敞开了心灵大门,让她勇敢地探索世界;烧水时水蒸气顶起壶盖让瓦特的思绪飞翔,成为他日后科学研究的动力……恰是这些看似无用的经历成为了他们心灵的支撑、思想的源泉,使他们获得了更为长远持久的发展。(用“再说”,过渡到第二个论证层次,从正面展开说理。)
与此相反,过分追求技能、成就的快速取得,难免会挤压孩子和同伴玩耍、与自然亲近、自由探索未知世界的时间,造成孩子心灵之源的枯竭,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倘若没有健康的身心、健全的心智,孩子又怎能经得住人生道路上的风雨?即使早早地成长为所谓“神童”,也终究只是“昙花一现”。又有多少神童因为缺少心灵的历练而过早走向失败,最终“泯然众人矣”!可见过早过快的成长不一定意味着成功,相比于成长的“速度”而言,成长的“质量”更为重要。(用“与此相反”过渡到第三个论证层次,从反面展开说理。)
育人不能盲目追求速度,要知道“欲速则不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可持续发展才是最重要的。(结尾紧扣中心论点收束全文,简洁有力。)
◆升格点评
升格文先论证教育应该因人而异,不能盲目追求所谓成长的速度。然后,从正反两个论证层次展开说理,有说服力。结尾回扣“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可持续发展才是最重要的”的中心论点,结构严谨,思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