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过渡,自然照应
作者: 冯敏技法点拨
“过渡”,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和转换,是作文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表现形式的结构,虽然多种多样,但在形式美方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连缀贯通,即段落与段落之间、层次与层次之间要有紧密的关联,过渡照应不能生硬、拼凑或游离、脱节。
“过渡”具有搭桥接榫、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能将上下段落、前后层次有机地连接起来,构成一体。那么我们要在哪些地方做好过渡呢?一是层次的开合处——内容由总到分或由分到合时,就需要过渡。二是文意的转换处——作文内容由一层意思转入另一层意思,相邻段落、层次之间也需要过渡。过渡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用段落过渡,二是用句子过渡,三是用词语过渡,如“同时……也……”“另外……还……”将主体部分串联起来,前后文浑然一体。为保证思路顺畅、过渡得当,结构上没有断裂、不衔接的情况,考生在动笔前,应当认真拟写作文提纲。列提纲就是给作文做一个“图样设计”,理出一份构思的“蓝图”。在这个过程中,考生对于如何过渡、怎样照应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范例分析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提到“六尺巷礼让家风代代相传”。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内核,深刻影响着每一代人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六尺巷故事中所传承的“礼让精神”,不仅体现在家庭成员的日常行为中,更深刻影响着社会风气的形成。在当代,家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是个人品德修养的基石,也是社会道德水平提升的源泉。
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家风的认识,融入你对家风的思考与情感。
要求:综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示范一】
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多禹陶
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岳母刺字激励岳飞“精忠报国”,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一个个生动的家风故事,映照着言传身教的优良传统,培厚了青少年的精神沃土。
《大学》有言:“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家风延续的是国风,国家如树,根本不动摇则枝繁叶茂。泱泱中华五千年的积淀,给我们奠定了最稳定的根基、最深厚的文明。在悠久的文化长河中,家风家训如一颗颗明珠,璀璨绚烂,熠熠生辉。“节俭持家”让人懂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用勤俭收获美好生活;“诚实守信”使人明白为人的本分,以诚心交换信任;“尊老爱幼”将善良注入一代代人的血液,让温暖和谐洋溢在人们心间。得益于自身的勤奋和杨父淡泊贤德的家风,杨绛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翻译家、学者;得益于母亲钟氏立德树人、勤俭持家的家风,朱德成为开国元勋,勤俭建国、勤俭持家;还有那些为国捐躯的战斗英雄、无私奉献的爱国科学家,以自身的一言一行为我们树立榜样,树立人生的标杆,指明我们前进的方向。
还有焦裕禄教育孩子不能“看白戏”,谷文昌告诫家人“不能揩公家一点油”,杨善洲不让家人搭“顺风车”。在峥嵘岁月里,中国共产党人以红色家风为传家宝,熔铸成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而我家的家风则是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无论做什么事、结果如何,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完成。每当我想半途而废放弃时,爸爸的话便在我耳边响起,鼓励我继续向前;每当我想马马虎虎草草了事时,妈妈就会语重心长地教导、激励我努力完成。也正因他们的言传身教,我才能一直努力地坚持下去,成就更好的自己。
可以说,优良家风是家庭幸福生活的必备,也是引领社会快速发展的保证。“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家风纯正,社会才会充满正能量。“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家万户的家风汇成我们的泱泱国风。只要每个家庭不忘本源,传承优良家风,我们的社会必将风清气正,我们的国家必将繁荣昌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实现!
【山西太原市第六十中学校高(128)班】
点评
这篇作文从历代名人家风家训展开论述,以“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一以贯之,段落之间有内容上的衔接与照应,有反问句的勾连与牵引,行文一气呵成,逻辑严谨。
【写作示范二】
传承优良家风,
争做时代新人
张羽涵
“正家而天下定矣!”家庭是社会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人的第一所学校,因此家庭教育极其重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长河中,有无数的优良家风家训。这些家风家训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一不在阐释家庭的建设与国家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可以说,良好的家风自古以来就是个人修养的基石,是社会道德的源泉。
优秀的家风是“曾子杀猪”以身作则,信守承诺。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儿子哭闹着也要同去。妻子便哄儿子说,回来后杀猪给他做好吃的,儿子听了话不再哭闹。妻子本是一句哄孩子的话,曾子却信守承诺,回家便杀了猪给儿子做好吃的。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曾子用行动给孩子树立了榜样。这种内在力量的驱动,比说教更能让孩子感同身受。这不正是优秀家风传承的方法吗?
优秀的家风是诸葛亮《诫子书》中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在家书中对孩子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望,不仅仅表达了深深的父爱,更是对自己一生经验的总结。小小的一封家书,镌刻的是希冀。这不正是家风有传承的具象吗?
优秀的家风是能让孩子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赓续向上向善的品德。长篇纪实文学《世纪母亲》用质朴温润的文字书写了一封儿子给母亲的深情书信,合上书页,母亲忘我、奉献的形象矗立在我面前。家风蕴于父母的言行,藏在生活的细节,这是乡村生活的时光札记,也是对向上向善优良家风的传扬。
回看现在,老人摔倒不敢扶,见义勇为不敢做,网络暴力没边界……这些事例的背后凸显的不光是社会问题,还有家庭教育问题。助推好家风,就要从根上让当代家庭浸润向上向善的精神滋养,并不断延展。我的爷爷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有品有德,对自己严格要求。我的父亲深受影响,汶川地震时冒着危险去汶川当志愿者,这令我十分自豪,也让我受益匪浅。这些品德就像是雨露般灌溉着我内心的树,让它茁壮成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这是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的内核所在。新时代的家风文化建设水平正在提升,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
【山西太原市第六十中学校高(129)班】
点评
这篇作文结合自家长辈的教育,通过历代生动的家训故事、深刻的家训箴言,映照出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家教良好未来才有希望、家风纯正社会才会充满正能量的道理。作文中间三段开头的排比句让整体过渡照应严密,“回看现在”一词进行内容的转折,是一篇文意贯通、衔接巧妙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