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刊·高考版2025年第13期

作文周刊·高考版

作文周刊·高考版2025年第13期

周刊 学生必读

简介

创刊于1980年11月的《作文周刊》,由中国写作学会山西省分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教学辅导类专业报纸。《作文周刊》秉承“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的办刊宗旨,不仅着眼于培养小作家,更致力于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办报,配合各级各类学校搞好写作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发表习作的园地,给语文教师提供一个交流教学经验、研讨写作理论的平台。

目录

高考沙龙 | 高考作文核心素养深度探究

高考作文命题紧紧围绕当代中国“铸什么魂”“育什么人”“如何铸魂育人”的时代主题,引导考生坚定理想信念,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考生要扣紧时代主题,结合自身发展,结合国家与人民、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深化理性思考,优化语言表达,写...

文化大观园 | 语言梳理与整合

考点概述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中,“语言梳理与整合”有以下三类题型: 1.提炼、概括信息。信息筛选、归纳题,要求考生将繁杂的文字变成简洁的提要性文字,将具体的或形象的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性文字变成抽象、概括性的文字。考生答题时要舍弃那些修饰...

技法点拨台 | 巧妙过渡,自然照应

技法点拨 “过渡”,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和转换,是作文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表现形式的结构,虽然多种多样,但在形式美方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连缀贯通,即段落与段落之间、层次与层次之间要有紧密的关联,过渡照应不能生硬、拼凑或游离、脱节。 “过渡”...

素材多棱镜 | 探索创新助推全民阅读

近年来,智能化图书馆、24小时免费书房等特色公共图书馆成为了网红打卡点。越来越多公共图书馆突破传统模式,解锁、探索前所未有的“新玩法”,巧妙地将阅读与艺术、社交、智慧服务等多元需求融合,让公共图书馆成为潜心阅读和社交的会客厅,成为增进人与人...

素材多棱镜 | 年轻人与传统文化“双向奔赴”

2024年10月,一段科普都江堰工程原理的短视频在网络走红,视频博主通过一款模拟游戏生动还原了都江堰的地形构造、防护结构和治水原理。有网友表示:“高中没学明白,去都江堰旅游没听明白,看视频三分钟懂了!”这样的视频博主不是一个,而是一群。在此...

素材多棱镜 | “来中国深度游”

2024年,“China Travel”话题在海外社交平台上成为热门话题。2025年春节期间,“China Travel”持续火热,343.21万人次入境,既体现出世界对深入了解中国怀有愈发浓厚的兴趣,更彰显了中国以更为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

素材多棱镜 | “中国味道”出海

持续优化的免签政策和便利化措施,让“中国游”成为全球热词,也带火了中餐。在日本,一些商场的麻辣烫店前排起长队。在澳大利亚,兰州拉面异军突起。而在海外华人集中地区之一的东南亚,烤鱼、火锅、黄焖鸡等传统中餐颇受欢迎。在秘鲁首都利马街头,随处可见...

作文节节高 | 论证逻辑准确,论证方法多元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苏东坡频遭贬谪,但他最终调整心态,接受现实,逐渐释放了内心的痛苦和不满,实现了与自己的和解,在诗词创作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18岁的中国攀岩运动员骆知鹭,经历过比赛失手,遇到过状态起伏,却坚持步履不...

阅读任务群 | 思辨性阅读之 质疑提问,梳理发现,评价探究

任务锦囊 高考思辨性阅读命题要求考生能够对文本或者链接内容进行“质疑提问”“梳理发现”“评价探究”,从而达到思辨性阅读的核心要求。 1.质疑与批判。“质疑”即提出疑问。问题是质疑的开始,是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的基础。“批判”即甄别、审辨、评论...

实战练兵场 | 新材料作文导写 成长、改变、突破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做你没做过的事情叫成长,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叫改变,做你不敢做的事情叫突破……最可怕的是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做,把一切留给明天。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

佳作赏读会 | 因果对应显丰富

谦让仿佛是一种美德,若想在眼前的实际生活里寻一个具体的例证,却也不容易。类似谦让的事情近来似乎很难得发生一次。就我个人的经验说,在一般宴会里,客人入席之际,我们最容易看见类似谦让的事情。 一群客人挤在客厅里,谁也不肯先坐,谁也不肯坐首座,好...

佳作赏读会 | 热爱与梦想共振

佳作展示 有热爱,就有生命的活力;有梦想,就有奋斗的目标。当热爱与梦想形成共振,往往能创造奇迹,使人生富有意义。 每个人在追求心之所向时,都应怀揣拳拳热爱之心,因为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怀揣热爱,平凡之人有了前进之动力,困顿之人看到前路之希望,...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