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矿成果“井喷”关键在创新
从世界级铜资源基地到世界级锂成矿带,从改变锆铪资源全部依赖进口到改变铌资源“受制于人”局面……进入2025年,我国发布了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
碰撞型斑岩铜矿成矿理论、中国东部板内燕山期大规模成矿动力学模型、胶东金矿热熔伸展成矿理论和阶梯式成矿模式、三门峡盆地油气成藏新认识、锂矿“多旋回深循环内外生一体化”成矿理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内生外成”理论和多期多阶段角砾岩型稀土成矿模式……理论突破是此次找矿突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指导地质找矿实践,推动资源基地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而经过几十年持续技术攻关,我国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和装备研发也突破了国外的封锁与垄断,创建了第三代高分辨综合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体系,自主研制出航空重力、磁矢量等全系列技术装备与软件系统,初步具备了全域、多尺度、高精度综合勘查能力,技术能力达到国际先进、部分国际领先。随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海试成功并正式入列,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工作加快推进。当前,海洋油气成为我国油气产量重要增长极,海上风电等海洋新能源领跑全球。2025年,我国将用好“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立面向全球的开放共享机制。
科技创新就是星辰大海,深地、深海、深空正成为我国战略资源新疆域。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事关科技创新发展、事关新质生产力培育、事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现。我国正以数字孪生、万物互联等新技术应用为契机,构建“星空地海井”一体化探测观测监测体系,加快推动地质调查范式变革,实现全面发展。
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创新思维、全面发展
上一篇:
在AI时代守住人类灵魂的“战栗”
下一篇:
博物馆的“容量”与“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