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体验与美的表达
作者: 王海辉 张雅慧考点概述
近年来,高考语文读写结合、教考衔接的趋向越来越鲜明,考生要注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美感体验与美的表达”这一要求及其在教材中的任务设置。
文学评论设置的任务贯穿高中必修和选择性必修教材。因此,考生要重视文学评论在阅读与表达方面的重要性。
文学评论,尤其是小说赏析评论的写作,能更好地将阅读欣赏中朦胧、零乱的感受清晰化、条理化,同时也可以使考生的思考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同步提升。
写作小说赏析评论可以从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情节设置、分析环境描写、分析小说主题、分析语言特色这五个方面入手。考生可以根据文章篇幅长短选择全方位分析、点面结合分析或择其一点分析的方式。
试题演练
1.《百合花》这篇小说描写的是1946年的中秋之夜,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并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的小故事,表现了战争年代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歌颂了人性美和人情美。对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写作示范】
《百合花》是一篇将政治主题和人性审美意蕴巧妙结合的佳作。它以解放战争时期,某地前沿包扎所作为具体环境,讲述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友情,赞美了人物平凡而崇高的品格,表达了对人性回归和对真善美的呼唤。
它表面上表现了战争年代的军民鱼水情,但更深层面上,它歌颂了人性美、人情美。它告诉人们,即使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热爱仍然没有泯灭。文中写到小通讯员插在枪口上的几根树枝,与其说是伪装,不如说是点缀装饰,后来“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这些描写无不是在写小通讯员的爱美之心。而小通讯员不好意思和女同志同行;在得知向新媳妇借来的被子是人家唯一的嫁妆时的内疚不安和对新媳妇的同情;新媳妇在护理伤员时羞涩得只同意给“我”打下手,以及小通讯员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全担架员生命的英雄壮举,是至高至善的人间至爱,展现了崇高的人格美,也流露出作者对美好人性的呼唤。
2.写作特色是指文章在某些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显著的写作技巧、写作特点和效果。写作特色因人而异,若运用得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力,使文章引人入胜。写作特色内涵丰富,如结构、修辞、语言、叙事特点、表达方式、风格、句式、情感等。准确分析并概括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有助于提升阅读者的感悟力,也为表达提供了方法借鉴。请对《百合花》的艺术特色进行赏析。
【写作示范】
《百合花》运用了富有诗意的对比手法。小通讯员出场时,他背的枪筒里插着几根树枝做伪装,在他离开“我”时,枪筒里又插上了一枝野菊花。枪是战争工具,在枪筒里插着象征自然与和平的树枝与野菊花,这本身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让我们在无言中感受战争与和平的剧烈冲突。还有小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医生与“我”的态度之不同。医生听了听小通讯员的心脏后,默默起身说“不用打针了”,他是从职业技术的角度作出这一决定。对于小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我”劝道“不要缝了”,这是从理智出发而言。而新媳妇却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此时,她可能想起了小通讯员借被子时的腼腆与局促,临走时的狼狈模样,舍己救人时的英勇无畏,也许她什么也没想,只是这样一针一线地缝着。这是情感与理智的鲜明对比,是情感对死亡的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