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核心价值 铸就考场力作

作者: 徐明军

高扬核心价值 铸就考场力作0

“核心价值”是高考试题思想性的体现,它关乎“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所以高考评价体系将其列为考查内容的“四层(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之首和总体特征的“三线(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情境载体串联线)”之首。广大考生要提升对“核心价值”的认识及把控能力。

一、透视高考试题,明察命题特征

综观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不论是全国统一命制的试卷,还是分省命制的试卷,均呈现出“无价值,不入题”的典型特征。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立德树人为先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如2023年新高考Ⅰ卷作文题以“故事的力量”为中心话题写作,引导考生思考“故事”这一载体中蕴含的事实、形象、情感、道理,以及讲好故事的重要意义。考生可以写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苏武牧羊、木兰从军等故事带给自己的启发,也可以从新时代中国故事“主讲人”的角色出发,探讨如何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生动的中国形象。

2.培根铸魂为要

紧扣时代主题,关注社会现实,发扬奋斗精神;深耕红色文化,彰显榜样力量,引导考生铭记历史,赓续红色基因。如2022年新高考Ⅱ卷作文题介绍了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典型人物,要求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引导考生做好个人的事业规划,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

3.强调全面发展

贯彻“五育”并举,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的材料选自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一文,材料立足“体育之效”,说明体育与身体强弱的关系以及体育对人生的意义,引导考生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二、研读评价体系,探寻考查趋势

综合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特征,我们可以探寻2024年高考作文命题在“核心价值”方面的三个考查趋势:

1.突出重点

高考作文命题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内容在考试中的要求,引导考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凸显主旨

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旨将紧扣“核心价值金线”,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不断强化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3.不避热点

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关键历史事件与科技前沿等,也将是高考作文命题选题和取材的主要来源,引导考生密切关注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和关键历史事件,从而提高考生的政治站位、思想立场与理想信念。

三、剖析典型例题,握牢把控抓手

考生在审题、构思、行文过程中要想把控好“价值取向”,就必须握牢情境、题意、现实等三个抓手。

1.揣摩情境,思考取向

情境是实现“核心价值”考查的载体,它可以引发考生对“价值取向”的思考。但需要说明的是,它只是一个触发点,考生不应拘泥于此,而应由此发散开去。

2.吃透题意,把握取向

题意是“核心价值”生成、生发之本,只有对其展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事实及事理乃至逻辑层面的深度解读,才能真正吃透题意,从而较好地把握价值取向。

3.联系现实,明辨取向

现实社会是错综复杂的,我们需要运用“核心价值”这面照妖镜来“照”,辨明是非、真伪,从而正道直行。

下面以一道典型文题进行例析,供考生借鉴。

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伯伯,我们跟哪个队挑战比赛了?”

“比赛?我跟谁比赛?……不过,人活在世界上,你不比也是在比。”老支书站起来,把灯挂在架子上。立即,老支书的身影映在厚厚的稻子上,灯晃动着,巨大的人影晃动着。老支书在说话:“人人都有一辈子,有人一辈子做的事,硬是有些人活几辈子也赶不上的,这是什么缘故?”他看着远处,好像在问自己,又好像在问那高高的天,问那无垠的土地、大片的庄稼。

太阳升起了,新的一天已经开始。这新的一天里,生活继续着,比赛继续着,看谁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比赛的人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许多十七岁的青年,当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就叫阿舒。

茹志鹃的小说《阿舒》中老支书抒发的“人活在世界上,你不比也是在比”的感慨,对十七岁的阿舒很有启发。这一感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典例分析: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