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天悯人,大爱苍生

作者: 鲁晴

悲悯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古罗马诗人尤维纳说:“心地的温情,是大自然把眼泪给予人类的同时,赠予人类的礼物。”如果大自然不赋予人类以怜悯心来支持他的理性,那么,人类尽管有种种美德,也会成为怪物。所以,当代青年行走在成长道路上,一定要涵养自我,悲天悯人,大爱苍生。

什么是悲悯?难道就是泪水?就是哭泣?“自己淋过雨,就想为他人撑一把伞”,这是悲悯;齐宣王不忍心看到牛无过被杀而释之,这是悲悯;关汉卿看到朱小兰被贪官污吏冤死,奋笔写下《窦娥冤》,这也是悲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悲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悲悯,“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也是悲悯。悲悯是我们对他人受到的伤害、遭遇的苦难产生的一种感同身受的同情,是无私,是善良,是一种高贵的情怀。

君可知,鲁迅以笔为匕首奔走呐喊是因为“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他本可以利用所学“医行天下”,为何要“弃医从文”?君可见,外卖小哥彭清林为救落水女子奋不顾身,他本可以视若无睹,为何要冒死跳桥?君可闻,张桂梅为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而创办华坪女高,她本可以过轻松的生活,为何选择用生命托起大山的希望?是善良,是关爱,是担当,是奉献,是那融进血脉的悲悯。

怀悲悯,行善道,需要勇气与责任。看到了弱者的无助,心中汹涌澎湃,口上铮铮誓言,但更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凭文字的力量去表达,站起来奔走呼告……也许你这次的行动就可以避免下一个受难者的出现,也许你这一个举动就会给一个人带来无尽的温暖、未来的光明。若人人都对身边事无动于衷,世界就会变得冷漠无情,若人间如同一潭死水,生活不再有趣多彩,那么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值得留恋?因此,请不要躲避心灵的责任、拒绝人性的担当,而当鼓起勇气,悲天悯人,大爱苍生!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你就会发现生命的意义。

悲悯是善的本质,是责任的源头,是担当的表现。我们应心怀悲悯,尊重关注弱小生命,俯下身去关注他们的疾苦、艰辛和期盼。

让我们心怀悲悯,脚踏实地干实事,勇担责任爱苍生。

【湖南浏阳市嗣同高级中学(2301)班】

◆点评

作文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涵养自我,悲天悯人,大爱苍生”,接着分析悲悯的内涵及意义,再提出怎样心怀悲悯,最后发出倡议“心怀悲悯,脚踏实地干实事,勇担责任爱苍生”,结构清晰,逻辑严谨。文中运用例证、引证,恰到好处地阐述了论点,内容充实、中心突出、论证有力。文中多用短句,运用排比、反问等手法,使语言更富于力量,让论证也更为深刻。

【何灵芝/供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