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他人定义理性定义自我
作者: 黄奕杨【写作示范一】
昔者,我们惋惜天才少年方仲永,被他人定义为天骄却没有自我定义,以至于随波逐流,最终泯然众人。而今,我们面对他人定义,当去伪存真,提升自己;更要不忘定义自我,彰显吾辈风华,砥砺奋进。
若将个人成长比喻为树木,则他人之定义可谓天降甘霖。理性对待他人的肯定,可以获取向上的力量。
“被定义”是他人给我们的评价,若能明辨是非,去芜存真,便可从中获取柴薪,在自我漫长人生路上点燃,可以获得力量,也可以照亮前路。唐太宗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虚心接受魏征等贤臣的谏言,成功地开创了“贞观之治”。前人如此,后人依然。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在事务日益繁忙、交流日益稀少之时,更应认真对待“被定义”,不负他人定义之功,去芜存真,从而提升自己。
若将个人成长比喻为树木,则自我之定义可谓向下扎根。通过自我定义,找到自己独特的价值,彰显风华。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而今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自我定义,可以使我们明晰本心,笃志前行。回首,仍可见近代中国之硝烟弥漫,但自我定义的点点星芒透射而出——不仅有鲁迅这样的文学家以“我以我血荐轩辕”之投枪匕首刺破封建之盾,使万千民众觉醒,重新定义自己,更有知行合一的演讲家,有实业救国的企业家,有“两把菜刀闹革命”的军事家,他们不愿再被封建统治者定义为愚昧无知,而是定义自己为“革命者”,救亡图存,于是才有了千年暗室终逢灯,通天绝渡见舟楫。是定义自己的力量,让他们无畏前行。在诱惑层出不穷的当代,我们更应该定义自我、明晰自我、塑造自我,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去坚持、砥砺、拼搏,最终到达理想之彼岸。
但是,他人之定义不一定贴切,自我之定义也可能有偏差。
世界盛大缤纷,他人之定义数不胜数,恰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面对他人定义,我们要谨慎思辨,方为正道。同理,成长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对自己的定义,因此自我定义也可能存在偏差。这时,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少为外界的声音所干扰,仔细倾听内心的声音。当今时代,不仅个人,群体、国家、民族都在“被定义”和“自定义”中争渡,只有不骛于虚声、不被外物干扰,笃志前行,才是正途。
我们身为新时代青年,可谓乘着时代东风飞往广阔的天空。面对时代之兰舟催发,吾辈自当理性看待“被定义”与“自定义”,遥望远方,一往无前!
【江苏太仓高级中学高三(2)班】
◆点评
本文对“被定义”与“自定义”这一话题进了全面而深刻的解读,其内容充满辩证色彩。文中紧紧围绕写作中心搭建结构、组织语言,旁征博引,选用古代与近代的事例,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思想,使全文充实且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