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沟通,切身行事

作者: 武孝兰

生活在联系空前紧密的时代,凡事只有切身参与进去,并积极沟通交流,才会有所收获,才能取得进步。

对一朵花神韵的感受,如果仅止于外在的观感,很难实现,“唯有当观赏停止,而交流和倾听开始之时,花儿才会对你显灵和倾谈”。身处时代洪流中,我们只有真正投入浪潮中,才能把握变幻的国际局势,才能切中要害地解决实际问题。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凡事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切身去做一件事情时,难免会有摩擦与碰撞,这时进行适宜的交流与倾听是我们缓和气氛、协调关系的不二选择。

有人说交流与倾听是一门学问,我更认为它是一门艺术,良好的交流与倾听是彼此了解的基石。人际交往中,对人不知或不解时不可随意评头论足。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戴着有色眼镜打量对方是底线。只有平等地交流与倾听,才能相互支持,实现共同目标。倘若袁隆平爷爷没有和同事良好地沟通交流,就不可能解决杂交水稻研究中的许多问题;如果焦裕禄没有注重和农民沟通交流,就无法建起一座座坝塘;倘若于敏没有和何祚麻密切配合、沟通交流,就很难有中国氢弹响彻寰宇……每一个成功者,他们在走向成功的路上,除了独自品尝失败的苦涩,更多的是与同行者交流沟通,共同解决问题。他们正是以躬身实践和沟通倾听为前进的双腿,才到达了顶峰,收获了累累硕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置身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只有投入进去,真正用心交流与倾听,才会有好的结果。这个世界没有哪一件事、哪一个人不经过沟通交流就能够认识和了解。摒除“隔岸观火”的局外人心态,积极融入到关系网中,以平视、平和的心态处理各种关系,才有可能同频共振、和谐发展。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论是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还是寻求良性的发展,抑或是更好地成长,都不是一个人踽踽独行可以完成的。两颗心的交流、两个灵魂的碰撞,不是简单的加法运算,而是核弹级潜能的爆发。苏东坡身处困境而不馁,与山水为伴,与友人同游,在与自然相交、与友人相处中实现了人生的涅槃;吴孟超倾尽心血搞科研,像精卫填海般不畏磨难,业精于勤的同时,善借“他山之石”,成就了肝胆外科的辉煌。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当代青年应学会交流、懂得沟通、知道倾听、身体力行,这样我们才能欣赏到更美的风景。

【安徽霍邱一中城南分校高三(12)班】

◆点评

作文立足文题材料,又不为材料所囿,从材料中提取核心内容为写作的中心,然后围绕交流倾听这一中心立意构思、谋篇布局。从行文看,作文紧紧围绕中心精选材料,既有理论的分析,也有事例的佐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较为深刻地揭示了主旨。文中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适当引用名言警句,不仅增强了论述的说服力,也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厚度和文化意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