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优美

作者: 曾必胜

寒夜生花

◎迟子建

今冬大兴安岭奇寒,春节前后,气温都在零下摄氏三十七八度之间。世界看似冻僵了,但白雪茫茫的山林中,依然有飞鸟的踪迹;冰封的河流下,鱼儿也在静静地潜游。北风呼啸的街头,人们也依然忙着过年。

有生命的不止这些,还有花儿。

是霜花!

霜花姿态万千,真是要看什么有什么。挺直的冷杉,摇曳的白桦,风情万种的柳树,初绽的水仙,半开的芍药,怒放的菊花,你在霜花的世界中,都能寻到。当然,除了常见的树木和花朵,霜花也隐现动物的形影,比如呼呼大睡的肥猪,飞翔的仙鹤,低头喝水的鹿,奔跑的狗,游走的蛇等。你问霜花中有没有人?答案是肯定的。亭亭玉立的少女,蹒跚学步的儿童,弯腰弓背的老人,霜花也不吝惜它的笔,勾勒他们的形影,并为之配上人间的烟火气——房屋、水井、田地、牛车、犁铧、米缸、灶台、饭桌、碗筷甚至肥皂。仅有这些还不够,没有光,世界是彻头彻尾僵死的,于是霜花中就有了日月星辰,有了来自天庭的照耀!

不要以为霜花总是烟花般灿烂,它也有孤独的脚印,它也不总是祥云缭绕,那里也有离人的眼泪!

在这里,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也是最黑暗的时节。太阳三点多就落山了,好像它答应了要去照耀另一个更黑暗的世界,而把人间过早地推入暮色之中。白昼中被阳光鞭挞的寒流,在太阳消失后,竟做起了浪漫的事情。它们中的一部分,潜入千家万户的窗缝,在人们熟睡时,用月光星光做笔,蘸着清芬的霜,在明净的玻璃窗上,点染出一幅幅图画。

有千万扇窗户,就有千万个霜花的世界,因为霜花的世界没有相同的。今天你看到的芭蕉树形态的霜花,明天就演变为一片葳蕤的野花了;今天你看到的少女,明天就可能变成老妪;今天你看到的光秃秃的树,明天挂上了几盏灯笼。还有那饭桌和房屋,可能一夜之间会缺了桌脚,或是两层的房屋变成了三层四层,让你慨叹它们造房的神速。

太阳走得早,并没有想着第二天要早来。它晚来也好,霜花会存留长久些。七点多钟,晨曦初现,霜花被映照成柠檬色,远看像张金箔纸;等八点多太阳完全冒出头来,霜花就是橘红的了,如果此时恰好有酒杯形态的霜花闪烁其中,我就是喝到浓郁的葡萄酒了;而等太阳升得高了,阳光照耀着雪地,天地间跃动着白炽的光芒,霜花就回到本色,一片银白,玻璃窗就成了银库了!不过,太阳每前进一步,霜雪图就损毁一些:花瓣凋零了,树木枯萎了,河流干涸了,房屋坍塌了,动物少了四蹄或是尾巴,犁铧残破了,玻璃窗像是心疼什么人似的,漫溢着霜花的泪滴。阳光把这样的泪滴照耀得晶莹剔透,如梦似幻。如果说冬天也有露珠的话,该是它们吧。

霜花在正午时消失了,玻璃窗干干净净的了!不要以为它们的故事就此结束了,夕阳尽了,霜花又会在玻璃窗上重谱新篇。于是像我这种爱做梦的人,又有了新的憧憬。

(选自《寒夜生花》,有删改)

亮点借鉴

1.优美语言的意境营造

迟子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霜花的世界,如“挺直的冷杉、摇曳的白桦”,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霜花的千姿百态,将平凡之景化为奇幻画卷。

2.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比喻如“霜花中也有日月星辰,有了来自天庭的照耀”,拟人如“太阳三点多就落山了,好像它答应去照耀另一个更黑暗的世界”,赋予了文字诗意与灵性。

3.感官体验的全方位调动

从视觉(“柠檬色”“橘红”)到嗅觉(“逼人的清新之气”),再到文化感知(“不要以为霜花总是烟花般灿烂,它也有孤独的脚印,它也不总是祥云缭绕,那里也有离人的眼泪!”),多角度呈现霜花之美,让读者身临其境。

4.情感与景物的深度融合

文中既有对细节的关注(如动物形影),也有身处困境中对希望的渴求(如寒夜与太阳的更迭),语言简洁却饱含深情,传递出自然与人生的哲思。

燕子河畔的年韵

◎余奕萱

燕子河,这条蜿蜒流淌在安徽金寨大地上的河流,每逢春节便被浓郁的年味所浸润,宛如一幅独特的风俗画卷,徐徐展现在人们眼前。

沿着河岸漫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岸错落有致的房屋。临近年关,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挂起了红灯笼,那一抹抹鲜艳的红色在青山绿水间跳跃,宛如冬日里跃动的火焰,点燃了人们对新年的期盼。灯笼下是一副副新贴的春联,黑色的墨字在红纸上熠熠生辉,或娟秀或豪放的字体书写着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从门口走过,还能闻到屋内飘出的阵阵饭菜香,那是专属于新年的味道,令人垂涎欲滴,仿佛每一缕香气都在诉说着团圆的喜悦。

河边的垂柳虽然褪去了翠绿的衣裳,只留下干枯的枝条,但枝条上却被人们巧妙地装饰上了彩色的灯带。夜晚来临,这些灯带亮起,宛如给柳树披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纱衣,仿佛在寒风中跳起了欢快的舞蹈。灯光倒映在燕子河中,随着水波荡漾,河面如同一幅巨大的彩色绸缎在轻轻飘动,美不胜收,仿佛整个河面都在为新年的到来而欢腾。

燕子河的水在年味的烘托下也似乎变得更加欢快。河水清澈见底,水流潺潺,偶尔能看到几条小鱼在水中穿梭,它们像是感受到了新年的欢乐氛围,灵动地游弋着,仿佛在为这喜庆的节日增添一抹生机。河上有一座古老的石桥,桥身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桥边的石栏上系满了红色的丝带。微风拂过,丝带轻轻飘舞,仿佛在诉说着新年的祈愿,每一根丝带都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河岸边的集市是最热闹的地方。各种特色小吃琳琅满目,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刚出锅的糖炒栗子,褐色的外壳裂开口子,露出金黄饱满的栗子肉,热气腾腾,每一颗栗子都在诉说着新年的甜蜜;香甜的麦芽糖被手工艺人拉成各种形状,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每一块糖都承载着童年的欢乐。集市上,人们的谈笑声、叫卖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欢快的年味交响曲,热闹非凡,整个集市都在为新年的到来而欢庆。

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在新年的氛围下像是换上了新装。山上的树木虽然大多还是冬季的萧索模样,但一些常青树却愈发显得翠绿,像是给山峦戴上了绿色的冠冕,也为新年增添一抹生机。偶尔有几缕炊烟从山脚下的农舍升起,袅袅飘向天空,那是家的温暖信号,令人心生向往,每一缕炊烟都在诉说着团圆的温馨。

置身于燕子河的年味中,心中满是温暖与感动。这里的年味是独特而迷人的,它融合了山水的灵秀、人们的质朴和对新年的热切期待,让人沉醉,让人眷恋。它不仅是对过去的怀念,更是对未来的期许,每一缕年味都在诉说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安徽六安市城南镇宝丰寺学校】

点评

小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安徽金寨燕子河畔的春节图景,从红灯笼跃动到春联墨香,从集市喧嚣到石桥祈愿,细腻的细节中流淌出的是浓郁的年味与乡土温情。

上一篇: 我心中的那片竹林
下一篇: 一处风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