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与择路

作者: 易令

文题呈现

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

——杨绛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维特根斯坦

读了上面的名人名言,你有什么感受与思考?请以“走路与择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个人信息。

写作指导

一、审题立意

三则材料均围绕“路”展开,共同探讨了人生道路上的选择与前行方式。杨绛的话强调要选择有意义、有价值但可能充满挑战的路,而不是轻松安逸的路,这样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屈原的诗句表达了在漫长且艰难的人生道路上要有不懈追求、努力探索的精神;维特根斯坦的话则告诫我们要脚踏实地,避免好高骛远,实实在在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综合来看,行文立意可确定为:在人生旅程中,我们应慎重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且有价值的道路,并以坚定的信念、踏实的态度去不懈追求,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二、结构安排

开篇可通过引用材料或描述生活中人们面对众多道路的迷茫情况,引出“走路与择路”这一主题,明确其重要性。接着,从不同维度阐述不同选择带来的不同结果。然后,着重论述在选定道路后,如何像屈原般坚定执着地“上下求索”,像维特根斯坦倡导的那样脚踏实地地前行,可从培养毅力、克服困难、专注目标等方面展开。结尾部分要总结全文,再次强调正确择路与踏实走路相结合对人生的重要性,升华主题,激励读者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勇敢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从而使习作结构完整、逻辑严密。

下水文章

步履不停,择路而行

路,道也。人的一生如同一条漫长而悠远的路。我们步履不停,择路而行,就如屈原的千古名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走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探索的勇气和智慧的抉择。

步履不停,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用双脚丈量着世界,可以到达更远的远方,追逐更高远的梦想。历史上,无数人物用他们的脚步证明了这一点。孔子周游列国,宣讲仁义道德,虽然屡遭碰壁,但他步履不停,最终成为影响后世数千年的儒家文化创始人。可见,追逐梦想的道路没有一条是平坦的,只有那些不畏艰难、能够不懈地沿着陡峭的山路去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顶点。

择路而行,是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如苏轼所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开辟丝绸之路,不仅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交流,也打开了中华文明向外传播的大门。他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世界是多变的,生活是复杂的,我们不能一味地埋头前行,而要学会抬头看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步伐。有时,一条看似平坦的道路,可能隐藏着未知的陷阱;而一条崎岖的小径,却可能通往理想的彼岸。就像鲁迅先生所言:“前途很远,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会有路。”回首过去,我们或许会为某些选择感到庆幸,也可能为某些失误感到遗憾,但正是这些选择,才塑造了今天的我们。

走在人生这条路上,步履不停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择路而行则是对现实的深刻洞察。生活不是简单的线性前进,而是在无数分岔路口的复杂交织中不断塑造自我,定义人生。或许,真正的智慧并不在于走得多快或多远,而在于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一颗清醒的心,去选择那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就让我们以坚定的步伐丈量世界,以深邃的智慧选择方向,在踏出的每一步中寻找意义,在每一次选择中体现价值。最终,我们将发现,步履不停,择路而行,不仅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更是对生命最深刻的致敬。

教师自评

本文通过引用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和思想深度,使“步履不停,择路而行”的主题更加丰富。全文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既有哲理性的思考,也有文学性的表达,读后给人启迪和感悟。

学生习作

走路与择路

◎石 现

人生道路漫长且错综复杂。在这段征途中,我们既要掌握择路的智慧,也要培养走路的能力。

择路,是对未来方向的深思熟虑,它考验着我们对人生目标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历史上,无数英雄豪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展现了他们的卓识远见。以陶渊明为例,他坚守“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尊严,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远离尘嚣,归隐田园。在那个充满斗争的时代,他清晰地认识到官场的腐败与自己纯净心灵的格格不入,于是选择与自然为伴,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了心灵的净土。正是这明智的选择,成就了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与恬淡,若非如此,他可能早已在官场的漩涡中沉沦,失去了自我。

然而,择路仅是开始,真正的考验在于走路时的坚持与勇气。司马迁在遭受难以想象的屈辱后,依然选择了坚持自己的理想,完成了《史记》的编纂。这条路充满了艰辛,但他以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步伐,书写了历史的篇章。他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选择了撰写史书这一壮举,更在于他在逆境中展现出的非凡毅力。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择路与走路的挑战。在学业上,我们可能要在轻松易懂的科目和深奥难懂的难题之间做出选择;在职业生涯中,我们可能要在安稳的工作和充满挑战的创业之间做出抉择。每一个决策都是对智慧和勇气的考验,一旦选择好,就需要像勇敢的探险家一样,挑战未知的风浪,坚定地驶向梦想的港湾。

择路需要我们运用智慧,洞察时势,明确目标;而走路则需要我们发挥毅力,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只有在择路时展现出敏锐的判断力,在走路时保持坚定的意志力,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长河中稳步前行,不断靠近成功的海岸线。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的抉择、每一步的坚持,都将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中最宝贵的财富。

【重庆巫山县官渡初级中学】

老师点评

作文紧紧围绕“走路与择路”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和生活实例,生动地阐述了选择与行动的关系。小作者借助陶渊明和司马迁的例子,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使论证更加有力。作文语言流畅,使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作文的表现力,结构紧凑,层次分明。

上一篇: 情境渲染,语言生动
下一篇: 课间的故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