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修的教学心法
作者: 王程辉观影有感
学生是马修最头疼的问题。刚开始,所有学生似乎都与他作对。第一节课,学生拿着他的皮包在教室里扔来扔去,场面一片混乱,师道尊严丧失殆尽。对于针对他的嘲笑(一见面,学生讽刺他是秃头),他听若罔闻。他知道自己的教育对象与众不同:一个重病的人,如果下猛药,让他豁然痊愈,反而会害了这个病人。于是马修一点一滴地施治,注意并指出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让学生看到得救的希望。
马修还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让犯错误的学生在两个惩罚选项中选择,达到教育的目的。盖莱克在门上设置机关,弄伤了麦克森斯的眼睛。马修让盖莱克选择:是接受校长的训斥处罚,还是照顾麦克森斯?盖莱克知道校长不近人情的风格,自然选择后者。后来,麦克森斯病情恶化,被迫住院治疗,幸而最终康复。盖莱克目睹了整个过程,内心对自己的行为更为震惊,他深刻吸取了这次教训。
如果说校长和其他教师采用的是围堵的方式治水,马修则采用的是疏导的方法,将学生极其活跃的能量疏导到正确的地方,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是音乐。音乐对人的塑造作用不可小觑,莎士比亚也曾赞颂过音乐的力量。英语有一句谚语是“脑闲生歹意”。因为有了音乐这个发泄渠道,学生在其他方面思考得相对少了一点。总之马修用音乐束缚住了恶龙,奏响了一曲雄浑的教育交响乐。
在处理问题时,幽默感必不可少。第一次进教室门,马修看到学生给教学骷髅的嘴中塞了一根点燃的香烟,意在故意激怒他。马修马上对着骷髅说道:“所有人都不准吸烟,你也不例外。”随后将烟拔出并熄灭。第二次到教室,莫翰奇正在黑板上画马修的正面滑稽像。马修没有生气,称赞他画得准确后,马修随手画了莫翰奇的侧面像,同时在他的鼻尖上画了个象征小丑的红球,让全班同学哈哈大笑。马修的多才多艺与灵敏反应为他加了分。
马修在不讲理的校领导和学生间左右为难,费力周旋,也曾努力帮助过派皮诺。历史考试时,校长提问派皮诺:“内伊元帅是怎么死的?”马修在校长背后站着,做出举枪瞄准的动作帮助派皮诺。他在提醒学生,元帅是被审判,然后执行枪决而死。派皮诺笑了一下,很有信心地答道:“打猎的时候!”
派皮诺还有其他的幽默插曲。一次考试,他问盖莱克:“我们还是朋友吗?”盖莱克回答:“是啊!”派皮诺提出了要求:“那你告诉我,5加3等于几?”盖莱克不假思索地回答:“53。”派皮诺有点怀疑:“你确定?”盖莱克说自己很确定。派皮诺谢了对方,在试卷上写下了对方说的答案。
马修因材施教,为学生规划人生及事业,给他们插上理想之翼。马修觉得必须让莫翰奇离开“塘底”,去上音乐学校。莫翰奇的母亲觉得音乐不是个好职业。精通此道的马修纠正她说,投身于音乐是真正的事业。如果莫翰奇学了足够的知识,他就能上里昂音乐学院。在马修的安排下,莫翰奇入学音乐圣地深造,走上了成功之路。
《放牛班的春天》采用倒叙的方式讲述。电影一开始,音乐指挥家莫翰奇重回法国故乡,出席母亲的葬礼,派皮诺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留下的日记,莫翰奇慢慢品味老师当年的心境。莫翰奇的长大成材,暗示了马修老师的辛勤耕耘结出了累累硕果。
(选自《他山之石:国外影视课堂教学实录》,有删改,题目为编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