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遇见
作者: 封义珑
封义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首届全国中语会学术先锋人物。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①北贾亭②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③争暖树,谁家新燕④啄春泥。
乱花⑤渐欲迷人眼,浅草⑥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⑦,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释】
①孤山寺:位于西湖白堤孤山岛上的一座寺庙,是西湖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②贾亭:唐代杭州刺史贾全所建的亭子,位于西湖边,是当时著名的旅游景点。③早莺:春天早早飞来的莺鸟,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生机勃勃。④新燕:新来的燕子,也是春天的象征。⑤乱花:纷繁的花朵,形容花开得繁茂。⑥浅草:刚刚长出的嫩草,形容草色青绿、生命力旺盛。⑦足:满足、尽情的意思。行不足:走不够、看不够的意思。
【背景】
长庆三年(823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钱塘湖春行》。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将钱塘湖的春色展现得淋漓尽致,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早春时节钱塘湖的美丽画卷。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之情,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点明了诗人所处的位置。孤山寺北、贾亭西,给人以明确的方位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特定的地点。此时的钱塘湖,水面刚刚与堤岸齐平,白云低垂,与湖水相接,呈现出一种开阔、宁静的氛围。这两句诗犹如一幅宏大的山水画卷的开篇,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将目光聚焦于春天的使者——莺和燕。早春时节,天气尚寒,早莺们争相飞向向阳的暖树,展示着生命的活力。新燕归来,忙着啄泥筑巢,为春天增添了一份生机与忙碌。“争”字和“啄”字用得极为精妙,生动地表现出了鸟儿们的活泼与灵动,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蓬勃生机。这两句诗通过对鸟儿的描写,从侧面烘托出了春天的气息,让人仿佛听到了莺歌燕语,看到了新燕忙碌的身影。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进一步描绘了钱塘湖的春景。各种花儿竞相开放,五彩斑斓,让人眼花缭乱。浅浅的春草刚刚长出,刚好能没过马蹄。“乱”字形象地表现出了花的繁多和绚烂,“浅”字则写出了草的柔嫩和清新。这两句诗色彩鲜明,画面感极强,让人仿佛置身于花海草地,感受着春天的美好。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钱塘湖春色的喜爱之情。诗人在湖东漫步,流连忘返,那绿杨阴下的白沙堤更是让他陶醉其中。这里的“行不足”三个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钱塘湖美景的眷恋,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钱塘湖春行》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美感的佳作,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高超艺术水平,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不妨停下脚步,读一读这首诗,感受早春时节的美好,让心灵在自然的怀抱中得到片刻的宁静。
春天里的遇见
——读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在孤山寺北 贾亭之西
遇见春的美丽开启
湖面初平 云影低语
诉说着相遇的传奇
遇见莺鸟依偎向阳的枝丫
温暖成一段佳话
遇见春燕筑起新巢
那忙碌的身影
在春的章节里
是春天明媚的诗句
遇见繁花摇曳迷乱眼眸
一片片纤纤的浅草
在时光长河里蓬勃
悠悠的马蹄是最美的歌
漫步湖东
漫步静谧深处
绿杨阴下白沙堤蜿蜒如旧
一步步都印刻春的温柔
就这样沉醉不归
在春天,多看了你几眼
——《春天里的遇见》创作手记
当我初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那一幅生机盎然的西湖早春图便在我眼前徐徐展开。我被诗中的意境深深触动,于是有了创作《春天里的遇见》的灵感。
从“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开始,我仿佛穿越时空,站在了那个春寒料峭却又充满希望的湖畔。“遇见春的美丽开启/湖面初平 云影低语”,这里我尝试用现代的语言描绘出春日西湖的静态美,那初涨的湖水与低垂的云彩,就像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舞台背景,等待着生命的主角们登场。
诗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最具活力与动感的画面。我将其转化为“遇见莺鸟依偎春天的枝丫/温暖成一段佳话/遇见春燕筑起新巢/那忙碌的身影/在春的章节里/是春天明媚的诗句”,旨在强调这些小生命在春天里的积极与灵动,它们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更像是春天的使者,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春天的故事,为整个画面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温馨。
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则让我感受到春天的蓬勃与肆意。“遇见繁花摇曳迷乱眼眸/一片片纤纤的浅草/在时光长河里蓬勃/悠悠的马蹄是最美的歌”,繁花与浅草的交错,马蹄声在其间回荡,这是一种动态与静态的完美结合,是生命在春天里的欢歌与成长。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所传达出的那种对春日盛景的沉醉与眷恋,促使我写下“漫步湖东/漫步静谧的深处/绿杨阴下白沙堤蜿蜒如旧/一步步都印刻春的温柔/就这样沉醉不归”。我希望能够传达出那种对春天的热爱与不舍,仿佛一旦踏入这片春日的天地,就再也不想离开,只想沉浸在这无尽的美好之中。
在整首诗的创作过程中,我不断地在古今语言与意境之间穿梭,试图以现代诗的形式重新诠释经典古诗的魅力。通过对春天里各种元素的“遇见”的描写,构建起一个完整而充满诗意的春天的世界,让读者能在其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体会到与自然相遇、与美好相拥的那份感动与喜悦,也希望能借此表达我对白居易原诗的敬意与深深的喜爱,让经典在现代的创作中焕发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