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是她
作者: 苏言
“我想吃拉面!”我无理地在餐桌上大叫大嚷,泪水在眼眶中打着旋儿,颤抖地悬在眼角,直到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日,我心情低沉,心中蓄满了愤怒的洪水,迟迟不得发泄。
午饭时间,我坐在餐桌旁,眼往桌上一瞟,嗬!一碗清淡素寡的白米粥,我用勺子往里一探,“叮叮……当当……”碗发出清脆的响声,我的倒影印在粥中,心随粥的摇晃而天旋地转。
“我想吃拉面!”我彻底被这碗简单的白米粥激怒,心想:真是一刻也不能称心如意,处处碰灰,不得快乐啊!
我继续叫嚷着,泪在眼眶中打着旋儿,时刻都能滴落到盘中。我的脸红得如天边橙红的夕阳,简直就要炸开了。但是,家人因为家中之事而眉头紧锁,脸埋于大碗中,只听得一声声的“吸溜”声。没人在意,没人理睬!
外婆缓缓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因为身体虚弱,险些摔倒,但依旧朝我微笑着说:“想吃拉面啊!好,外婆今天精神好,你爸妈有事,外婆给你做!”外婆的笑轻软如同花影,丝丝的甜蜜涌进我的心窝。那是诗的笑,画的笑。
我听到这句话呆愣住了。“外婆身体有病,偏偏是她愿意为我做拉面,为什么偏偏是她?”
外婆缓缓地拖着沉重的身躯进入厨房,将面、菜吃力地下了锅,一股浓浓的蒸气模糊了她佝偻疲倦的身影。我静静地坐着,在沉默中注视着。“偏偏是她……”
一条枯枝影,如青色的瘦烟,在午后的窗前拖过一笔。外婆忙碌了好一阵子,才端着一碗色香味浓的拉面颤抖着放于桌上。
“尝尝外婆的手艺,外婆最近身手不大利索了,味道可能差点儿,别生气!”外婆笑吟吟地望着我,眼含着关心与爱意,那笑,笑的是她的眼睛和唇边浑圆的旋涡,那是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偏偏是她……”我心中思绪翻涌,端起香浓的拉面,尝着外婆年轻时名扬乡间的巧手之作,汤与面下肚,汤用面衬着,与面之弹之滑相得益彰。
“偏偏是她……”外婆渗透到汤中的深爱,让我此刻的内心像一枚水晶,饱满,完整。
“偏偏是她……”我将这口汤,这句话,这美丽的句子含在嘴里,直到那词融解在我心里,不仅渗透我的大脑和心灵,而且在我的血管中奔腾,冲击到每根血管的末梢。偏偏是她……
(指导老师:梁祥传)
老师点评
给“我”做了想吃的拉面的不是爸妈,“偏偏是”佝偻疲倦的外婆。这正如,给小鲁迅买来心心念念的《山海经》的不是家中长辈,“偏偏是”作为保姆的阿长。对比中体现作者构思之巧妙。佝偻疲倦的外婆不仅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汤面,还有着轻软的笑和笑中对“我”的深爱。转折中体现作者立意之深刻。“那是水的映影,风的轻歌”“在我的血管中奔腾,冲击到每根血管的末梢”,一词一句中展现作者语言之精彩、积淀之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