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头凤
作者: 杨绍锴
作者自画
我是一个偏感性的人,气质上是浪漫主义者,人生观上是现实主义者,这使我随性大方的性格中多了少许细腻。在漫长的读书生涯里,我的品味也在不断改变,从浪漫神话《西游记》,到揭示人生道理的《百年孤独》……读的书越多,走的路也就越远,面对长路迢迢,我希望能“百炼血泪志精刚,矢志不渝向前方”。
“三更夜半,月挂枝头,梦中为何有婉?难眠事不休。”我再次从梦中惊醒,窗外鸦叫三声,望着桌上那金钗:婉儿,好生想你。
我还记得,小时的你胆大心细,整日把爱恨情仇挂嘴边,一只玲珑小手抓住我的耳朵,仿佛大侠一般大声说道:“游,我若嫁与你,你且说从不从?”我那时只觉你呆,拂去你的手,不以为然:“你还不如一本诗书来得好。”便不顾你目光怔怔,挥袖走了。从此你再当大侠“讨伐”我时,也会吐出几句自己研究的诗了,如太白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我大方地往你嘴里塞上一颗青梅,你从此便说我是你的“真命天子”了。
后来呀,渐渐长大的你终于有了点淑女的样子,能静心与我诵诗词了,但你的糗事我还能道出一二呢!你嘛,念着念着,倒在我腿上,一脸开心,我也乐了。笑你“羞羞羞”,你的眼中有了柔意。
然后是恩恩爱爱,是吟诗作对两小无猜恰逢情窦初开。反正你我结姻是不错了。一支凤头钗便是你我的定情信物。可不知从何时起,我母亲竟觉得你我二人不合,命我休了你,如此我俩以后是否还能再续这姻缘……
舀了一壶酒来喝,酒也是多情之物,听了如此多人的诉情,岂能无情?现在又要加上我陆游之名了。多年以后,我那老母亲发现不是你影响我官运,而是我本身就仕途不顺。想着去沈园散心,可是,怎在此遇上了你呢?是园林深处的幽径上吗?我,我不太记得了,只觉得在那一刹那间,多年的时光与目光凝结了,你我二人恍如隔世,眼中饱含的是情,是怨,是思,是怜?相遇之时,旧日恩爱也好,柔情也罢,思绪一下奔涌而出……四目相对,千般心事、万般情怀不知从何说起,只有一阵愣神,你慌忙提起沉重脚步,留下深深一瞥,走远了。
春风袭来,吹醒了沉溺在旧梦中的我。我循步而去,远远地,望见你与赵兄在水榭饮酒,却见你低首蹙眉,有心无心地与赵兄浅酌。这一眼,我的心碎了。我依稀觉得桃树上的露水滑过眼眶,转身寻笔,在粉墙上题了一阕《钗头凤》,笔落粉墙,似刀割红心!
第二年春,你又游沈园,徘徊曲径回廊之间,瞧见我那天题的词,你有哭吗?婉,我想是有的吧!所以这就是你在秋意萧瑟时节化作一片落叶随风逝去的借口?
酒饮尽了,今晚怕是睡不着了,外面桥下,透着月光可看见水波碧绿,曾经你也在这桥上领着我去玩。此时,你的影子仿佛映照在水面上,荡漾着,荡漾着。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晚安,唐婉。
(指导老师:张慧莲)
写作背后的故事
在中国文化长河中,有太多太多名人,所以取材须得新颖些。我想到了陆游这种武可“铁马冰河入梦来”,柔可“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的文豪。想着,我铺开稿纸,让脑海里那位独坐窗前对着明月哀思的陆放翁尽情吐露对唐婉的无穷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