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风波

作者: 朱晗绮

定 风波 0

人生海海,潮落潮起。得志时,可手把红旗,做弄潮儿;失意时,雨横风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世事难料,风波如何定?

永州的雪纷纷落下,抬眼所见只是一片银白。山,沉默着,像一位仁者,在希望与幻灭共生的人世闭目养神;路,纵横交错,星罗棋布,却觅不得半点人迹。湘江畔,有一羁旅客,踽踽独行,心中纵有千头万绪,却无人可相说,只得将心头的雪藏入笔下的篇章。

初时,我愁苦于命运的多舛,人生的不易。我出身显贵,本为河东柳氏之嫡长子,少有大志,尤善辩论,一路纵横捭阖,所向披靡。却因永贞革新,遭小人嫉恨,被天子遗弃,被贬永州,虚职司马。

我徐步前行,远方扑朔迷离。在这完全的寂寞当中,却有一个穿蓑戴笠的老人走入山林,劈枝削叶,抖落一树雪花。他削成钓竿,以竿为杖,踏着银白的雪,来到江畔。江面浮着薄冰,钓叟朝无垠的江面抛出钓竿,在茫茫的冰天雪地里,孤独地坐着,到底要钓什么呢?也许只有那皑皑的白雪才懂那一颗无贪无痴、自在安然的柔软心吧!

江无声,雪不语,人也无言。

“法从缘生,亦从缘灭,一切诸法,空无所有,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静静地望着他,脑海中不断蹦出这首四言的诗偈。与其在苦难的脚下俯首称臣,在这世态炎凉里委曲求全,在这不公的世道下不合时宜,何不寄情山水,陶冶情操呢?褪却过往繁华,归于平淡,甘于平淡,又未尝不好?或许在生命的漂泊中,只有“不忧昨日,不期明日”并能放下苦乐的束缚,才能自在如一。

尾声

人生海海,风波定是不能平息。

“定风波”所定下的不是浪涛,不是人生,而是一颗柔软的心。“人在遇到人生的大疑大乱、大苦大难时,若未被击倒,自然会在其中超越,而得到‘定’,因定而得到清明,由清明而得到柔软。”

柳宗元恰似一叶在暗夜里苦苦挣扎前行的孤舟,仍心怀光明,勇往直前。生活并未对他温柔相待,他却将心中的柔软毫不掩饰地展露给他所深爱着的黎民百姓。这一颗不凡的柔软心,足以让他忘却生活的琐碎,仁慈地去包容一切。

是的,当我们“历尽万般红尘劫”,便易觉此“犹如凉风轻拂面”。我们活在苦中,亦活在乐里;活在盛放,也活在凋零;活在无常,也活在九缘。只有在孤独中洞悉事物的真相,我们才不会被它的假象迷惑,才不会执着纠结,终将成长为大海型的人——一个自信的、有丰富的内心世界的诗人,一个居陋巷而依然能创造愉悦多元的心灵空间的哲人!

(指导老师:李鸿妹)

作者自画

我喜欢阅读、运动与旅行,在学习之余,培养兴趣爱好以涵养品格,陶冶情操。性格活泼开朗,为人随和、诚实、谦虚,对待学习勤奋刻苦。座右铭是“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我会以此为目标而不断奋斗。

写作背后的故事

“天于生子厚,禀予独艰哉”是欧阳修评价柳宗元的一句慨叹,为我架起探索柳宗元的一座小木桥。穿越历史的重重迷雾,我看到了一个有满腹才华却不得志的文人,一个始终心怀正义、坚守人格的哲人。柳宗元的一生十分艰难,但从他身上,我们能看到一个人从迷茫到重新站立起来的坚毅。

文章从他被贬永州开始,以《江雪》为故事主线,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讲述一个文人在苦难中心境的变化,并借鉴了简媜、林清玄等大家之作。我想探究的是,一个文人应该如何在世态炎凉里活出自我,守住本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