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作者: 田林烜
作者自画
我喜欢读书,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博古阅今,在感叹世界无穷变化的同时赞叹着古今智慧;我热爱运动,跳绳、羽毛球、跑步,在感受大汗淋漓的同时体验着坚持带来的改变;我喜爱艺术,从小习画、跳舞,提升了自我审美。我更喜欢写作,把自己的想法变成文字,把对事物的观察用语言表达出来,是一种美妙的体验。
三月的龙泉山,又是一年山花烂漫时。恰值正午,天空如同世间最纯粹的蔚蓝海,只留几缕暖白色的“浪花”穿行其间,给这份平静添上一点波澜。碧绿的芳草铺满了大地,枝头绽放无尽的生命力,桃花从枝叶中探出头来,朵朵相映红,从生机盎然的嫩叶到灼灼其华的桃花,从如丝如缕的云彩到广阔无垠的天空,各种色彩在春风中悄悄摇曳,轻柔地为世界披上一层春光。
登上层楼,凭栏远眺,思绪悠悠,与天地一并静默。忽而,一阵春风从桃林间袭来,却见桃花林中隐隐约约显现两个谈天说地的女孩,急急伸手去触,却如冰雪般消融。看着远处游山玩水的人们,不由一声叹息,我那奔赴远方的朋友,你还好吗?
桃花邂逅
我和岚华的“初遇”也是在一片桃花林中。正值三月初春,桃花正茂,我坐在芳草之上,暖阳之下,品茗赏花,信手翻书,好不惬意。
忽然,岚华从小径的尽头走来,我没想到会遇见她,我也不觉得她会跟我说话——虽然我们在同一个班,但我安静而内向,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我继续看我的书。她停了下来,“是你啊。”我诧异地抬头,却看见她笑意盈盈。我拘谨地点点头,向她致意,心里却想她快点走开。只是没想到她竟也坐了下来。我只好默默地往旁边挪了挪,“埋首苦读”,春天的美景都不香了。岚华起初只赏着桃花,后来就开始对着我聊天了。
“你叫什么名字啊?我在班上经常看见你,但是你就是不怎么跟别人交流。欸,你是不是那种惜字如金后会一鸣惊人的人啊?你喜欢做什么啊……”我只觉得她很吵,一个人的话怎么能那么多呢?
几次忍耐后,我终究忍不住转过身去,道:“请你离开,我想看书。”
岚华却狡黠地一笑,转过了头,看着满园的桃花将天空染上了一层薄薄的妃色,道:“你知道古人是怎么描绘桃花的吗?杜甫在《江畔独步寻花》里写:‘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吴融在《桃花》里吟唱:‘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詹初在《桃花》中写道:‘桃花灼灼斗春芳,一见如云满目光。’向敏中在《桃花》中写道:‘千朵稼芳倚槛斜,一枝枝缀乱云霞。’你看,桃花多美啊!所以我很喜欢赏花,我觉得花都有自己的灵魂,向世界诉说着自己的故事……你呢?你喜欢什么?”
我本想打断她,但听着她对花儿的描绘,不禁痴了。突然听到她的问话,不自觉地回答道:“我吗?书和画画吧。”回过神来,不禁羞红了脸。岚华看着我爽朗地笑了:“你叫我岚华吧。嘿,我们做朋友吧。”我望着她的笑脸,情不自禁地问:“为什么?”就这么一会儿的相处,就能这么草率地成为朋友了吗?我不能理解。只听她说:“嗯……因为我很久之前就想跟你做朋友了。我之前在班上偷偷观察过你,你喜欢看书和写文章,而我也喜欢,我还喜欢诗词歌赋,所以我们可以一起交流。你喜欢画画,我可以给你的画配诗。你看我们俩当好朋友有这么多的好处,为什么不试一试呢?”我看着她明媚的笑颜,我也是想有个朋友的啊。
于是,我轻轻地点了点头。“耶!那我们以后就是朋友了!”夕阳下,两个女孩肩并肩地坐着,影子拉得好长好长……
高山流水
我与岚华渐渐熟悉起来了。几个月后,我们真正有了朋友间的情谊,会一起嬉戏,一起打闹,一起看人朝来又暮往,一起看春来又秋往,一起赏曦光在楼间流淌,一起赏浪花从天空开始奔腾——我为她作画,她为我写诗——我们不像一对好友,更像一对知己。
经过这几个月的相处,我也对岚华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她性格开朗,笑容灿烂,就像小太阳一般照耀着我。她富有才华,见多识广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诗便是对她最好的形容。她的文字如行云,如流水,如清风,如朗月,轻柔地拂过人的心,泛起点点涟漪,让人陷入无法自拔。
她写“你像是世界的旅人,脚步深深,盛满了时间的沉重,沾满了朝代的遗风,从唐赶到宋”。
她写“我想寄给世界一场金陵的雪,寄给它亘古的窗外雨声、林下溪水和杯中月影,让它赏一赏我心中的万千”。
她写“一重山有一重山的错落,我有我的平仄,我是云海,是孤峰,站在大海前,我却是燃烧的烈焰。我可以做八面体,亦可以是九宫格,我只与自我共鸣”。
她的文字,充满炽热与勇敢。她像是奔赴蔚蓝的河流,也像伫立云间的青山,泠泠也嶙嶙。岚华爱旅游,去过很多地方。她会给我讲述她去敦煌看那弥天黄沙下极乐世界中的飞天,沉寂地与它们对视;她会给我讲述她去云南看那清澈澄碧的滇池,灵动地与海鸥起舞;她会给我讲述她去东北看那皑皑白雪下,银装素裹中的雪山,与雪人合影。
我常常听得如痴如醉,沉浸在万千世界的美景中。但我也察觉到岚华是孤独的。她虽然看起来很好相处,但其实她骨子里是孤傲的。她的思想是孤独的,没有同龄人与她过多讨论诗歌、辞赋,没有同龄人能深入地理解她。我能察觉到她只与我在一起时才话多,絮絮叨叨个不停。“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所以,两颗孤独的心靠近、震颤,最终共鸣。于是,两个女孩肆意地泼墨落笔,书写友谊之歌……
暮星之约
五年级的一个周五,岚华突然约我去那片桃花林。我到时,她静静地坐在我们第一次见面的那片草坪上。此时是暮春时节,落英缤纷,草地上铺满妃色的花瓣,枝头只留几朵残花。我挨着她坐下,她不说话,我也就静静地看着天空。夕阳西下,薄暮染红了天空,云霞绚丽,万千光彩。
过了一会儿,她终于开口了:“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也是在这片桃花林,嘿嘿,你不知道我当时用了多大的勇气才走过来。你不要看我笑得开心,其实我紧张得很。别看我前面唠叨那么多废话,其实我那时在想怎么吸引你。嘿嘿,总要投其所好嘛。你看,我不就成功了吗?欸,跟你在一起的日子真美好,有人能跟我一起吟诗作赋的……”她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我只是静静地听着。
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突然有种空落落的感觉,好像会失去什么重要的东西。我想要开口,却一次又一次被她打断。我只好作罢,静静聆听她讲述我们的故事。
她说了很久,久到太阳跌落高楼之下,漫天云彩化为繁星。
终于她站起身了,拍拍身上的土,道别之后便要走了。我疑惑她为什么会把我叫到这片桃花林,急忙问道:“我们还会再见的,对吗?”她停下脚步,转过身来:“会的,一定会的。”我永远都忘不了那天她的背影……
奔赴山海
我在回学校的第一天就意识到了不对劲:岚华的座位上没有人。
直到杨老师走进了教室:“同学们,我们班的罗同学转校走了……”我的脑袋中“轰隆”一声巨响,连杨老师后面的话都没听清。
杨老师看了我一眼:“你跟我来一趟,罗同学有东西留给你。”我跟着杨老师进了办公室,她递给我一个小箱子:“这是她留给你的。”我恍惚地接过了箱子,里面有一封信、一张明信片和一个书签。我轻轻打开了那封信:
朋友:
见字舒颜。
请原谅我的不告而别,但也不算,你那么聪明,一定猜到了我那天邀你去桃花林就是为了跟你道别吧。对不起啊,我怕当面跟你告别的话就会舍不得离开了。
还记得吧,我跟你说过我的理想是当一阵风,吹过全世界的那种,你就当我是去实现我的理想了吧。不要伤心,人生就是一场场告别,但也不全然都是忧伤。告别并不是永远结束;它也是新的开始。更何况我说过我们还会再见的。你要有历尽千帆举重若轻的沉淀,也要有乐观淡然笑对生活的豁达。我走啦,留一首诗给你,是惊竹娇的《海将军》。我很喜欢他的文字,希望你就像这首诗一般:
少年一贯快马扬帆,
道阻且长不转弯。
要盛大,要绚烂,要哗然,
要用理想的泰坦尼克,
去撞现实冰川。
要当烧赤壁的风,
而非草船借箭,
要为了一片海,就肯翻万山。
最后,祝你能找到另外一个知己。(虽然我不想,但就算是我欠你的。)
岚华
明信片上也是这首诗,配图是用淡淡的水墨勾勒,两个女孩,一个作画,一个作诗,岁月静好,青春恣意。书签上画着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我看向窗外,如你所愿,我不悲伤,我终于懂了你的名字,岚,山间的雾气,随风飘散;华,同“花”,追寻盛放的鲜花。你是自由的,我祝愿你永远追寻自由与浪漫,遥赴山海与远方。你永远是我的知己……
终
恍然回神,我仍在龙泉山上的桃花林中,倚栏,望着远方白云悠悠,时间静静流逝。桃花依然盛开,只可惜与我一起赏花的人却已不在了。但说不定她也在远方的桃花林与我一样伫立山头,共赏这世上的桃花呢。所以我用这一林妃色向天地许愿,许你少年的意气风发,如清风浮云。我仿佛看到岚华在梦之旅途的彼岸,转过身来,朝我灿烂地笑着、笑着……
写作背后的故事
这篇文章,来源于我小学拥有过的真挚友情。我是一个看似外向却追求灵魂契合的人。虽然好友众多,但能够交心、畅聊的知己,少之又少。后来,她出现了,我们一起疯,一起笑,一起吟诗,一起作赋。那时的我,感受到了灵魂的自由,像风一样,张扬肆意。我们的灵魂碰撞着,思想交融着。后来她离开了,我将记忆封存,谨以此文献给我曾经的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