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梨花

作者: 林楚舒

2023年,日本,三笠公园。

那里有一架致远舰的机关炮。不同于任何战利品的碎片残骸,它是完好的。多像一个战俘,被掳来这里,身体虽然是完好的,灵魂却是残缺的。困在这里以后,再也走不了了。

再也走不了了。

我叫刘汉中,遥望西方一百三十九年有余,至今仍身在异乡。我的故乡在吉林,一个叫梨树县的地方。那片广袤的黑土地上,有着连绵的梨树,春一到,便开满漫山遍野的花。

1

赴京那天正逢春末,梨花颓然。她就站在梨树下,肩上落满了雪白的花。

我背着行囊远远看着,很想很想帮我的小婉拂一拂肩头雪。可我只能挥一挥她给我的手帕,便算作别。

后来在那漫天的血色中,我总恨当时没有多看她一眼。

吾妻小婉:

见字如晤。

家中父母,可安好?一年未见,甚是想念,近来考取功名,谋了个差事。京城时局多动荡,愿家中平安。

岁寒时深,莫忘添衣。

吾妻:

家中父母,可安好?数年未见,只以书信通有无,时感内疚。此番书信是为报喜,为夫入了北洋水师,跟着邓将军,约莫是晋升有望,特来书于吾妻。

暑气渐长,愿身体安康。

——便如此通了数年的书信,侥幸偷了几年的安稳。

2

甲午年,日寇侵朝,震动京城。

我们于黄海海域迎敌。

“刘将军来了啊!”

“这几艘舰很威风嘛!”

我在致远号上,听着他们寒暄。

这是我最后听到的不带敌意的、不沾血腥的声音。

海战初始,我们的军队尚占上风,身体中升腾起带有血性的兴奋。当日寇的舵手倒在罗盘上时,整个人自发间至脚底都充盈着失控的、快乐的得意。两军虽互有损伤,胜负未见,但我们仍维持阵形,有序航向前方。倭舰本队纵阵则已被打乱,处境不利。

“好样的!”

平远又击中两炮,但同时平远亦被倭舰击中起火,被迫退出战场。

此时我们却又内线作战,腹背受敌。

后来的记忆逐渐被血浸染,只剩满目的血色。隆隆的炮轰声,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不绝于耳。

不知换了第几次炮了,身体被汗水浸湿,眼前一片朦胧,只看到了血色的大海与阴沉的天空。

致远号是个好伙伴。

它纵横海上,穿梭于乱战中,中弹累累,受伤欹侧。最终,筋疲力尽,炮弹亦将尽。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一声清亮的大吼,是不堪往事中,最令人垂泪的声音。

“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船,足以夺其气而成事!”

全舰深为感奋,遂加大马力向吉野猛力冲突。我站在甲板上,一时有些站不稳,跌倒在地,却感觉全身都在隆隆地震动,抬头望去,漫天炮火,万弹齐发!

只在泛黄的书页上见过白纸黑字的“人间炼狱”,可是谁承想,曾经碧波万顷的海面,被鲜血染红,当炮弹划破天空,便露出了真实面目:凄惨的哭喊声,震天的炮火声,临死前的挣扎声,我们的致远舰逐渐沉没——人间炼狱!

我的兄弟们啊,在水中挣扎。

我侥幸抱住了浮木,神情恍惚,看着他们沉入水中,再也没有浮起来。

万古同悲,一人岂能清明。

邓将军?

邓将军在我身侧,我与将军随从刘忠潜入海中,以救生圈救援,终于将邓将军拉上海面。

“邓将军,”我分不清楚我的脸上流淌的是海水还是鲜血,“您活着,一切都会好的,就可惜……就可惜……弟兄们……再也回不来了……”

邓世昌口中喃喃,像说着什么,过了半晌,他沙哑地挤出一句:

“阖船俱没,义不独生。”

鹢首归何处,鸿毛死笑轻。

他挣脱了我们的手臂,任凭自己的身体缓缓沉下去。

满是鲜血的海,那一年,吞没了许多人,而活着的灵魂,也被留在那片碧波之上了。

3

小婉,我还能再回去看一眼梨花吗?

恍惚中,那年我年少,背着行囊,义无反顾地冲向小婉,拥住她,为她拂去肩上的梨花。

神思恍惚,再清醒过来,已身处异国他乡。

不是所谓的大清国东三盟马队五品顶戴了,不是清人刘汉中了,只是一个,一个来自清军的俘虏。

运送战俘的船只到达佐世保时,耳边的鞭炮声让我头疼欲裂,似乎又回到了那不堪回首的一天,但相比日寇赤裸裸的恶意,我更厌恶这种羞辱。

码头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远近居民尽数前来观看这极尽羞辱之能事。

两手被缚身后,辫子被绳子连在一起,一天只给拳头大一个饭团,放在膝盖上用舌头舔着吃,一不小心掉地下那只能自认倒霉,要和着泥沙下咽。口渴至极也只给臭水一滴。坐卧都只有方寸之地。

我开始日复一日地高烧、做梦,梦中尽是邓将军临终之言和那片永不磨灭的海,似乎终日没有清醒之时。

异乡的樱花开了。

又是一个春天。

我躺在病榻前,周围似乎有一群人。

他们问我遗愿是什么。

“将我的官职、姓名,刻在墓碑上。”

——弟兄们,我们或许很快就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如同尘埃被拂去。

然而既然来到过这个世界,有些痕迹就无法抹去,就如同墓碑上的石刻。这样,或许那场血战,也有一行属于我们的笔墨。春天来了,那黑土地上的梨花,应该开了吧?

恍惚中,也过百年了啊!

也不知,那黄海的水,清了没有?我中华,安定了没有?

望吾骨成树,为后人撑荫。

后记:日本大阪三笠公园墓地有一块墓碑,上书“故清国捕虏刘汉中”,墓园内有十几座类似的墓碑。“捕虏”二字皆已被擦去。一位中国留学生将自己所见公之于众,引发网络热议。随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前去祭扫。

读到此则新闻的我,尝试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融入这个虚构的故事中,更希望以今日中华盛景告慰英灵。

寒云点评

甲午之战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沉痛的一次战役,此战之后,日本扶摇直上,而中国江河日下。到底还是腐败,让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遭遇惨败,陆军也不堪一击,最终赔款、割地。而此战居然还有俘虏被带到日本,这是少有人知的史实,作者在读完此则新闻后,能代入当时被俘士兵的视角来写他当年的经历,非常难得,展示了一个普通军人的家国情感和因国家贫弱带来的屈辱。如作者所说,好在,今天的中华盛景应足以告慰英灵了。

上一篇: 当那一天来临
下一篇: 雾中世界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