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桃核

作者: 徐苑博

一颗桃核0

一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我太姥姥家的那棵小桃树,它在阳光明媚而又热闹的后院静静生长着。每年春天,盛开的花朵粉红、可爱,恍若美丽的仙子。如今我站在这杂草丛生的后院,看着面前干枯的树桩,内心无比空落和悲伤……

小时候,我清晰地记得,太姥姥的后院中栽了一棵小桃树,我常常去后院看着那棵小桃树,它的枝条那样纤细,似乎风一吹便会折断。

桃树渐渐长大了,开花结果了,太姥姥时常摘几个桃子,塞入我手里。我咬一口,又酸又涩,很不喜欢吃,可我见她脸上那种乞求和慈爱的神情,便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接过桃子,放在口袋里。

“这些桃子好啊!是好东西哦……”我听着她的话,觉得有种说不出的苦涩。如今回忆起她拿起桃子时发黄的手指,以及她那脸上被岁月雕刻后深陷的沟壑,犹如桃核一样坑坑洼洼,便觉得心中隐隐作痛……

“妈!太姥姥又给我塞桃子了!”我带着不耐烦的语气,皱了皱眉,似乎有些不悦。“哎!她给你,你就收下。以后你就懂了!”母亲也只是劝说,并没有讲太多的话语。

那棵小桃树在后院顽强地生长着,可是太姥姥的身体却一日不如一日了。去看望她的路上,我坐在车里,望着车窗外被雨打湿的大地和夜晚晕黄的灯光,心中五味杂陈,不知是愁还是悲。

走进太姥姥的房间,昏暗的灯光下,她正重重喘着粗气。我不敢走近看她——那往日里慈祥的面容全部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瞪大的双眼和张大的嘴巴!

太姥姥见我在门口站着,很艰难地从床上爬起。我见她这般模样,心中的伤感不禁涌上心头,自责和内疚将我淹没,只觉得一阵窒息。我愣在门口,滚烫的泪水从脸上滑落,好半天才张了张嘴,哽咽着叫了声:“太姥姥!”向她身边跑去。我握住她的手,她似乎想说什么。我贴近她张大的嘴,想尽力听清她所说的每一个字。

“在……在那个……抽屉里有……”无比沙哑和微弱的声音,未达耳边便消散了。我很迫切地想听清楚,想听她对我说的也许是最后一句话。可是,我并没有如愿,她的声音渐渐停了,我所握住的手,也渐渐松软下来……

诀别太姥姥后,她之前对我说过的“抽屉里有……”,便似耳语一样回响在我耳旁。我打开了她床头的抽屉,里头装着的是几个桃子和我爱吃的其他东西……

自从太姥姥去世,后院长时间没有人打理,杂草疯长,那棵桃树也被渐渐淡忘。

又是一个春天,我回故乡,不经意间来到太姥姥曾经种植桃树的后院,望着面前冰冷的树桩,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我轻轻抚摸桃树一圈一圈的年轮,回忆太姥姥临终说过的话,突然顿悟出什么。我走到她曾经住过的房间,打开抽屉,用手伸进里面翻了翻,摸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原来是一颗桃核!我摸着它上面的沟痕,眼前不禁浮现太姥姥那张慈祥的如桃核一般布满褶皱的脸,蓦地想起她曾经说过的话:“桃”谐音“逃”,寓意逃脱灾祸、避凶趋吉;“核”谐音“合”“和”,寓意和顺、和睦、和谐。桃核,桃核,逃避祸害,多福少灾……

握着桃核,望着后院的桃树桩,我眼中的泪水也淌了下来,喃喃着:“我明白了,我明白了……”于是,把这颗桃核迅速埋在后院。

春天依旧阳光明媚,在我心中,那颗桃核似乎已经破土萌芽,开了一树绚丽的桃花。在天堂的太姥姥,你是不是也看到了,并准备在结出桃子时摘一个给我吃……

(指导老师:朱 襟)

老师点评

选材以小见大,通过太姥姥生前常塞给“我”桃子而“我”并不喜欢吃,直到她临终没有明确说出“抽屉里有”为“我”保留的“桃核”,在一个春天回故乡时“我”意外从抽屉里发现,至此,太姥姥对“我”的真情感动了“我”。结尾“我”埋下这颗桃核,幻化的桃花、桃子寄托着“我”对太姥姥的无尽哀思……叙事有波澜,以“一颗桃核”组织全文,结构紧凑而又富于悬念,情感真实感人。

写作是将外事外物感知于心而诉诸文字,打动人心的写作更是作者发自内心的表述。每个人的经历其实都是取之不尽的写作宝库,前提是对生活经历要敏于感悟,而冷漠往往是文学和写作的杀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