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实用性文本的特点
作者: 成好
导 语
实用性文本是指那些具有明确应用目的和应用场景的文本类型,包括科普文章、新闻、社科文、演说辞、书信、人物传记、书评与影评、序言、访谈录、调查报告、说明、日记等。实用性文本于日常学习、工作中广泛存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并把握实用性文本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高效地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和解决问题。 内容讲解
一、内容特点
1.实用性、针对性强
实用性文本的核心使命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满足现实需求,其内容紧密围绕具体事务展开。它针对特定受众与具体事务,提供精准的信息。如科普文,其目的在于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再如产品说明书,目标受众是该产品使用者,其内容围绕产品的操作、维护、注意事项等展开。
2.信息准确客观
为确保信息能够有效传达,实用性文本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新闻报道必须依据事实,真实、全面地反映事件的全貌,不能有任何虚假或夸大的成分;学术论文则要求数据精确、论据可靠,通过严谨的论证来支撑论点。如《2024年中国和世界“双十大”科技新闻揭晓》这篇报道中,“1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两院院士评选2024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江苏南京揭晓。入选的科技进展直接触碰科技最前沿,涵盖视觉芯片、细胞疗法、大洋钻探、低温制冷、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表明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极限正不断拓展。”这段内容为读者提供了准确详细的时间、地点、事件等基本新闻要素。
二、结构特点
1.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实用性文本通常采用清晰合理的结构来组织内容,以便读者能够迅速获取关键信息。例如,新闻一般由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组成,条理清晰,便于读者获取信息。而说明书一般先介绍产品的基本概况,如产品的名称、用途、主要特点等,让读者对产品有一个初步的整体认识;然后再详细介绍各功能模块,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产品的各项功能及其使用方法。
2.具有固定格式
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许多实用性文本逐渐形成了特定的格式。如书信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和日期等。称呼要顶格写,体现对收信人的尊重;问候语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表达关切之情;正文是书信的核心内容,用于叙述事情;祝福语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话语,一般写在正文之后;署名和日期放在最后,表明写信人的身份和写信时间。我们掌握了这些固定格式,就能更容易地对实用性文本进行理解和分析。
三、语言特点
1.简洁明了
实用性文本追求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丰富的信息,极力避免冗长复杂的表述。通知在传达信息时,会直接点明时间、地点、事件等关键要素。如会议通知的基本内容为:会议日期、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参会人员等,用简单的几句话就能将会议的关键信息交代清楚,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
2.通俗易懂
为了确保不同文化水平的读者都能轻松理解文本内容,实用性文本的语言通常平实自然,较少使用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修辞手法。科普文章在解释专业知识时,会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概念转化为大众易于接受的表述。如解释地球公转这一复杂的天文现象:“地球就像一个在大轨道上不知疲倦奔跑的运动员,围绕着太阳不停地转圈,这就是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一圈的时间大约是365天,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年。”这种形象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具体可感,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3.专业性强
在特定领域的实用性文本,如社科文、科普文章中,会使用专业术语,以准确表达特定概念和含义。如:“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质量极大的恒星在生命末期,核心坍缩,当其半径小于史瓦西半径时,就会形成黑洞。在黑洞周围,引力极强,会使时空扭曲,光线也会发生弯曲。”这段内容涉及专业天文学知识,体现了科普文章专业性强的特点。
把握实用性文本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快速定位关键信息、提高阅读效率,提升写作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实用性文本无处不在,掌握其特点,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各类信息,作出正确决策。
阅读链接
科学家曾经从野外收集到大量白蚁,把它们放在一起,有的成群,有的分开,进行观察。放在一群的白蚁变得越来越友好而好动,不断地用触角互相接触。分开的白蚁又成了另一种东西。它们变得富于攻击性,而不再互相接触。它们甚至互相咬掉触角的末端部分,以减少触动的诱惑。暴躁易怒的白蚁终于安下心来,要在这种不利环境中尽可能过得好一点,它们开始准备产卵,并照顾新孵出的幼蚁。
蚂蚁其实不是独立的实体,倒更像一个动物身上的一些部件。它们是活动的细胞,通过一个密致的、由其他蚂蚁组成的结缔组织,在一个由枝状网络形成的母体上循环活动。条条线路交织得这样致密紧凑,使得蚁丘具有一个生物的所有基本标准。蚂蚁通过相互间不断接触,能告知整个蚁丘关于外部世界的情况:食物的地点,敌人的接近,甚至太阳的方位。蚁丘的回报方式是管理那整个机构的事务,使其各个蠕动的部件协调一致,使蚁穴保持通风、清洁。通过长长的触角取来食物,养育幼仔。
群居性昆虫,特别是蚂蚁,已被作为各种寓言的源泉。它们给人以勤劳、互相依赖、利他、谦卑、俭朴、耐心等种种教诲。它们被用来在我们整个社会道德领域中指导我们。
(摘编自托马斯·刘易斯《曼哈顿的安泰》)
◆赏析
选段详细阐述了科学家对昆虫的观察实验,如白蚁群居与分开时的不同表现,蚂蚁间如何协作等,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呈现昆虫特性。语言通俗易懂,用“它们是活动的细胞”等形象比喻,将复杂的科学概念转化为大众易理解的表述。同时,选文还将群居性昆虫与社会道德联系,提及它们在社会道德领域的指导意义,拓宽知识维度,引发读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