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作者: 王逸菲

苏州城里有对师兄弟,从前同拜在国画大师赵老门下。他们一个善制颜料,一个善画梅花。二人合作的《雪梅图》,引得人们啧啧称赞、争相购买。

他们有个徒弟名唤小江,对师父们的本事钦佩至极:“这梅花画得如此传神,定是得了那锁在箱子里的‘秘籍’的真传!”

这只木箱可是二位师父多年来视若珍宝的物件。箱子上挂着把从城里五金店买来的密码锁。二位师父从不把密码告诉他人,只是教导徒弟们潜心练习,细致地做好每一件事。

小江自是不甘心,逮着个机会就去放密码箱的房间附近转悠,目光不住地朝门里望,趁着没人,便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房间里。“怎么就是不对呢?师父的生日、师父从艺的年份、画馆的人数……这些都一一试过了,怎么就……”小江正对着密码箱发愁,善画梅的李师父着一袭灰布长衫,迈步走来。小江一惊:“李师父,我……”话音未落,只见李师父严厉地瞪了小江一眼,眼神里满是愠怒和恨铁不成钢:“跟我去里屋!”李师父身后的木门吱呀作响,飘落的晚桂花瓣似碎了满地的流金。

进了里屋,小江一眼就瞧见了善制颜料的陈师父的身影。他正用悬于梁上的木杵一下一下地捣着正下方的石臼,舂打着制颜料用的矿石。矿石已近齑粉,闪烁着摄人心魄的孔雀蓝。一旁支起的大锅咕嘟嘟地煮着颜料,间歇泛起的小泡像是生命的密码。陈师父专注地继续自己的工作,有条不紊,舂块、磨粉、煮浆、装盘、烘晒……小江看得痴了。那密码箱里究竟藏着什么,能让一个人甘愿为了一件事而付出一生的时光?

李师父拍拍小江的肩,两人悄悄退出去,拐进了画室。李师父从木柜的抽屉中取出制好的颜料,胭脂、朱红、绛紫、鹅黄,佐以玄色。此时的李师父和小江记忆中那个温润儒雅、手把手地教自己勾线的师父一样,一切都不曾改变。他不疾不徐地抖粉,加水,化色,蘸墨……末了,凝神望了好一会儿窗外的梅花,这才下笔。

绯色就这么在一张素白的宣纸上恣意烂漫,玄色大朵大朵地掩映着暗沉的天幕。李师父时而细尖疾点,时而笔肚横扫,画纸上俨然已是一片冷寂清寒、浅香氤氲的天地。奇崛的枝干,待放的花苞,墨迹的晕染,如密码般神秘而深邃,似乎蕴含着师父生命的历程。一起一落,张万物之微末;一笔一画,殊衄挫于毫芒。

徒弟们都觉得,那天回来后的小江和平时很不一样,变得沉静淡然。当大家纷纷打趣小江是不是知道了师父的密码时,小江也只是笑而不语。小江更加专注于绘画技艺,他磨的颜料越来越细,画的《雪梅图》雪落茫茫,梅开三五朵。

一天,李师父郑重地对小江耳语了几句,眼里满是欣慰与笑意。小江又一次来到密码箱前,输入四个零,密码锁“嗒”的一声开了。箱子里静静地躺着一张纸,上书“凝神专一,精益求精”八个大字,墨色厚重,落款是赵老之名。四个零,八个字,这就是需要代代相传的绘画的精神与真谛。小江笑了。

前厅里挂着一幅小江新作的《雪梅图》,李师父在画作右上角题字:“忽得一阵香吹来,一枝照眼,是雪是梅花?”陈师父兴冲冲地替小江盖了枚鲜红的印章。

窗外,风和日暖,春已至。

【江苏靖江高级中学】

◆点评

本文构思精妙,层层设疑,情节曲折有致。小江钦佩师父们的本事,不禁好奇“锁在箱子里的‘秘籍’”,这是第一层疑。探求“秘籍”的举动露馅后,小江被领着细细观赏了二位师父的高超技艺,心生疑惑:是什么“能让一个人甘愿为了一件事而付出一生的时光”?这是第二层疑。此后小江“更加专注于绘画技艺”,对大家的猜测和打趣“笑而不语”,这是第三层疑。最后,小江打开密码箱,发现了静躺着的一张纸,上面写着“凝神专一,精益求精”八个字,揭示“谜底”。作者所要揭示的成功“密码”,不是什么神奇的“秘籍”,而是“需要代代相传的绘画的精神与真谛”,也是做好其他事情的“法宝”。

上一篇: 结构圆合
下一篇: 一个熟悉的劳动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