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作者: 鄂冠中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记忆,是时间的桥梁。
如果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的时间就可说是阻隔了。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两句话都出自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考生可以就记忆对于时间的重要性,我们为何需要用记忆留住时间(比如,过去的某个时间发生的事、遇到的人、看到的景、接触的物对后来或现在的影响,现在的时间之于未来是如何通过记忆产生意义的,等等),怎样留存记忆,如果失去了某段时间的记忆会有什么结果等,进行有逻辑地思考与展开合情合理的联想,都是符合题意的。
关于记忆的内涵,时间的理解,桥梁的比喻,阻隔的体现,考生应作出合理的阐释,如果出现偏颇,应视为不同程度的审题不到位,在评分时进行不同层级的赋分下调。
材料旨在引导考生在阅读时要有自己的积累、沉淀与思考,丰富对生活的认识,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我”“我们”。
李吴优同学的文章以“稳立记忆之肩,追寻未来之光”为题,阐述了记忆的保留与传承的重要性。文章逻辑清晰,从个人到国家层面,论述了记忆对塑造个体和民族身份的关键作用。通过列举现代科技对记忆传承的影响,以及纪录片唤醒历史记忆的现象,展现了社会对记忆传承的重视。同时,文章也关注到传统记忆面临的挑战,提出需保留精华并创新传承。结尾呼应主题,呼吁站在历史肩膀上展望未来。整体而言,文章观点鲜明,论述有力。
稳立记忆之肩,追寻未来之光
江苏省昆山中学 李吴优
时光长河奔腾不息地奔赴未来,历史在岁月的沉淀中,如明珠般愈发璀璨。记忆宛如长河之上的桥梁,让我们得以俯身探察历史的真容。倘若记忆消弭,时光的脉络将会断裂……
时光不应被截断,历史不容被遗忘,故而,记忆必须予以留存与传承。
上至意义非凡的历史遗迹,下到简短质朴的民间故事,皆是“记忆”的外在彰显。凭借现代科技的助力,记忆的呈现形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字、实物以及口口相传,电子云盘存储的照片、视频等让“留念”变得更为简易便捷。
然而,记忆的日常化与随意性并不等同于其价值的衰减。就个体而言,记忆承载着个人的成长轨迹,铸就了当下的自我,指引着未来的方向。之于国家,记忆背负着国家与民族的荣耀与教训,绝不可被淡忘。正如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逐年减少,若记忆果真随光阴的流转而消逝,国家的尊严将会缺失一角,永难弥补。领略过《觉醒年代》中那炽热的革命烽火与激昂的胜利赞歌,我们理应倍加珍藏;在博物馆里,历经千年岁月的食器静默伫立,仿佛将古代的文化风貌鲜活地呈现在眼前,这般平凡而珍贵的日常记忆,亦需我们用心呵护。
当下社会,对记忆的传承与保留已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国产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引得网友纷纷热议“里斯本丸沉没的历史不再缄默”。电影制作人方砺亲赴海中登岛,重新唤起了那段中国渔民于战时勇救英国落水战俘的历史,在新一代青年群体中掀起了探寻历史的热潮。
诚然,在一段段记忆被唤醒之际,亦有诸多记忆渐趋瓦解乃至沉睡。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于绝迹,传统习俗究竟该原样保留还是加以革新,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时代变迁带来的新挑战,仍有待我们去思索解答。毋庸置疑的是,传统记忆中的糟粕以及与现代社会不相契合的习惯等,或可摒弃,或需改进,但我们绝不能忘却塑造自身的过往,而应择取精华记忆并使之绵延赓续。
传承历史,借人类记忆之肩,我们方能眺望长河彼岸的未来,满怀憧憬地高呼“来日方长!”
下面的文章中,作者通过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例证,展现了记忆如何赋予时间以意义和价值。文章批判了快节奏生活对记忆的侵蚀,呼吁人们珍惜并留存生活中的美好记忆。同时,作者也强调了记忆在时间中的力量,它能拓宽时间的维度,使人生旅途更加丰富多彩。结尾处,作者提出人生应追求有意义的记忆而非空洞的成功,升华了主题。整体而言,文章逻辑清晰,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篇具有启发性的文章。
存记忆 感时间
一考生
在时间的长河中,有无数个记忆的碎片,拼装、搭建构成一条在长河中漫游的舟,载着人们不断向前。
是那些可感的记忆,让无形的时间变得丰盈、充实。
反观当下,两点一线早出晚归的生活几乎是每个人的常态。在快节奏的当下,人们被驱赶着与时间赛跑,一成不变地生活。春去秋来,发出“时间都去哪了”的感慨。
快节奏的生活使我们的记忆变得单调,内心的冷漠冲淡了曾经的感动,对结果的过度执着磨灭了初始的激情,功利心的侵蚀让我们的言语变得粗俗不堪。就这样,时间在一段段被遗忘的记忆缝隙里悄然溜走,渐渐变得遥不可及、难以捉摸。
我们应当于时间的流转中悉心珍存记忆。
留存下记忆,方能让时间拥有清晰可感的轮廓。那些化作诗意与温情的生活片段,皆是时间馈赠于我们的珍贵宝藏。既然如此,在时光的长河中穿梭之际,为何不暂且停下匆忙的脚步,环顾四周呢?领略萧红笔下野花野草那无拘无束、蓬勃生长的盎然生机;感受李娟笔下雷雨停电时,母亲与金鱼轻声对话所洋溢的温馨暖意;体悟戴望舒笔下落寞之时那热烈似火的红山茶所蕴含的坚韧力量。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满溢记忆的时光里,有所收获。
我们亦需在记忆的海洋里深刻感知时间。
用记忆堆砌而成的时间会变得更加宽阔。广岛长崎核爆的幸存者们没有选择沉默,而是毅然组成“被爆者”, 将他们的故事不断传播,让这段记忆不断在时间中保持清晰。
人生旅途的风景,并非取决于一味地拼命追赶时间。倘若能放慢匆匆的脚步,静静地沉浸于生命的每一个过程,便会惊异地发现,人生旅途中有许多美好瞬间值得被珍藏,而这一缕缕美好的记忆,恰似璀璨星辰,将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即便未能收获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也绝不能让生命的画卷空白。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