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食粮》
作者简介:安德烈·纪德(1869—1951),法国20世纪重要作家,因其“内容广博和艺术意味深长的作品——这些作品以对真理的大无畏的热爱,以敏锐的心理洞察力表现了人类的问题与处境”而荣获194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小说《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和散文《人间食粮》《刚果之行》等。
作品介绍:《人间食粮》是纪德游历北非和意大利后以抒情方式糅合传统的短诗、颂歌、旋曲等形式写成的一连串富有诗意的断想。此书是纪德本人最激越的精神独白,被奉为“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经》”。
片段摘录
关于生存与死亡
死亡就是在给别的生命让路,让天地万物不断地轮回更新;死亡为所有的生命限定了时间,决不让其超过应有的限度。当你的话语在世间回荡,那便是幸福的时刻。其他时候,就静静倾听吧。不过,只要开口说话,就不要再听其他人的声音。
适用主题:人生至福,泽被后世;拥有主见,拒绝盲从……
运用示例:人生在世,对有些事要有清晰的认知:比如人生苦短,终有归期。所以就像纪德所说的那样,在你离世之后,“当你的话语在世间回荡,那便是幸福的时刻”,因为你给后人留下了有价值的精神遗产。而在你的话语具有“在世间回荡”的价值之前,你需要的是“静静倾听”——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以此充实和提高自己,如此方能形成自己的远见卓识。
关于肯定和否定
每一种肯定都以否定而告终。你自身舍弃的一切,都将存活。一切力图自我肯定的,反而自我否定;一切力图自我否定的,反而得到肯定。完全的占有,只有通过奉献才能得以证实。凡是你不善于给出的,反过来会占有你。没有牺牲就谈不上复活,不祭献就不可能充分发展。你自身有意保护的东西,却要日益萎缩。
适用主题:肯定与否定;得失的取舍;学会舍弃,方能增益……
运用示例:无论是个人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都是一个肯定与否定交替而行的过程,就像纪德所言的“每一种肯定都以否定而告终”,而每一次的否定都是对过去的超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新的社会体制都是对旧的社会体制的否定和提升;在人类发展中,人们也总是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来更新旧的知识体系。发展,就是一种否定之否定,就是一种推陈出新。
关于做事的策略
永远不做无法理解的事情,方是万全之策。理解,就是感到自己胜任、愉快。尽可能肩负起人道的责任,这才是良言正理。
适用主题:理解意义,投入行动;力所能及,方能成功……
运用示例:当你懂得你做一件事的意义,并能胜任这件事,你才能在这件事上干出名堂,才能在行动中获得愉悦。当下很多青年在择业的时候,往往盲目跟风,追逐浪潮,结果每每是力不胜任或毫无兴致。在这一点上,纪德对我们早有告诫:“永远不做无法理解的事情,方是万全之策。”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打仗如此,求职如此,追求人生目标亦是如此。
关于独立和自强
只有摆脱襁褓,人类才能成长。孩子,你再也不肯从这传统的、由人提纯过滤的奶水中吸取营养了。你已经长出牙齿,能咬食并咀嚼了,应当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粮食。
适用主题:学会长大,追求独立;独立自主,开创未来……
运用示例:也许不少人都有衣食无忧的愿望,但这样的生活永远不能让我们成长。享受投喂生活的代价就是永远不会长大。纪德有句名言:“只有摆脱襁褓,人类才能成长。”但今天的现实却是,很多父母将孩子按在襁褓中,唯恐其走出自己掌控的范围,一些孩子也乐意过被投喂的生活。如此,便促成了巨婴的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