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星期二》

作者简介:米奇·阿尔博姆,美国专栏作家、电台主持、电视评论员、慈善活动家。

作品介绍:《相约星期二》是一部自传式长篇纪实小说。该书真实地记述了作者的恩师莫里教授在辞世前的14个星期的每个星期二给米奇所讲授的最后一门人生哲理课。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在1994年罹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时日无多。作为莫里的得意门生,米奇每周二都上门与教授相伴,聆听老人最后的教诲,并在他死后将莫里·施瓦茨教授的醒世箴言缀珠成链,冠名《相约星期二》。

片段摘录

关于需要和想要

这个社会在“想要什么”和“需要什么”这个问题上是很困惑的,你需要的是食物,而你想要的却是巧克力圣代。你得对自己诚实,你并不需要最新的跑车,你并不需要最大的房子。实际上,它们不能使你感到满足。你知不知道真正使你感到满足的是什么?是给予他人你应该给予的东西。

适用主题:适可而止,拒绝贪婪;控制欲望,赢得幸福;欲壑难填,知足常乐……

运用示例:“需要”是适可而止,“想要”却是个无底洞。我们如果只考虑生活上的“需要”而不是“想要”,那生活会轻松许多,幸福指数会瞬间提升。而更高层次的幸福,正如《相约星期二》中所言,“是给予他人你应该给予的东西”,因为给予别人你应该给予的东西,才能体现出你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价值。一味索取,恐怕只能让人们对你避之唯恐不及。

关于生活的意义

许多人过着没有意义的生活。即使他们在忙于一些自以为重要的事情时,他们也显得昏庸。这是因为他们在追求一种错误的东西。你要使生活有意义,你就得投身于你周围的群体,去创造一种能给你目标和意义的价值观。

适用主题:付出热爱,收获意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爱与热情,助燃生活……

运用示例:没有热爱的生活是不可想象的,会让一个人整日陷入枯燥乏味的境地。如果总是觉得生活没有滋味、没有意义,请接受《相约星期二》一书中莫里教授的告诫:“你要使生活有意义,你就得投身于你周围的群体,去创造一种能给你目标和意义的价值观。”请相信付出热爱必有回馈,这就是让你不再浮在生活的表层,而能全身心浸入到生活当中,真正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关于年轻和衰老

我知道年轻也会是一种苦恼,所以请别向我炫耀年轻的魅力。那些来找我的孩子都有他们的烦恼:矛盾、迷茫、不成熟、活着感到累……而且,年轻人还不够明智,因为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很有限。衰老并不就是衰败,它是成熟。

适用主题: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活力与成熟;珍惜生命,避短扬长……

运用示例:每个年龄段都有其长项和不足,就像《相约星期二》一书中所说的,年轻人有活力但会矛盾和迷茫,老年人走向衰老但会成熟而睿智。生活于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必要向别的年龄段的人取长补短,才能避短扬长,更好地发挥这一年龄段的优势。就像年轻人,应当利用自己充满活力的有利条件,勤奋学习,汲取知识,收获经验,才能不辜负青春韶华。

关于进取和妥协

生活是持续不断地前进和后退。你想做一件事,可你又注定要去做另一件事。你受到了伤害,可你知道你不该受伤害。你把某些事情视作理所当然,尽管你知道不该这么做。

适用主题:直面现实,学会妥协;拒绝偏执,学会圆融;进退有度,有张有弛……

运用示例:在人生征程中,勇往直前只是美好的愿望。事实上,每个人都遭遇过坎坷和风浪,都会有犹豫与彷徨。中国有句俗语:“退一步海阔天空。”《相约星期二》中也说过:“生活是持续不断地前进和后退。”不具备条件而执着前行,很可能头撞南墙;只要不越底线,让他三尺又何妨?所以,我们要学会妥协,圆融做人,会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回旋空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