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相依,坦诚相待
作者: 一考生例文二
曾记得有这样一段文字:“要记住的是,无论什么时候,好的交流永远应该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如此,才可以成为真情的点缀,而不是传播的累赘。”的确,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之间,都应有“好的交流”,山水相依,坦诚相待。
对于个体生命之间,坦诚交流,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赵国的大将廉颇妒忌被赵王器重的蔺相如,扬言要使他难堪,而蔺相如却处处避免与之发生直接冲突。众人不解,蔺相如一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化成了一座桥梁,道出了他的用意,使廉颇了解到蔺相如高尚的人格,消除了对蔺相如的偏见,主动到蔺相如家门前负荆请罪,最终与蔺相如成为刎颈之交。由此可见,交流是化解矛盾的良方。
对于国家民族之间,坦诚交流,可以谋求最大公约数。纵观古今,先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使内地精美的丝绸、铁器、先进的工业技术传到了西域,西域的文化等也随之传入内地。此后,一条越峻岭、连沙漠,通向西亚和欧洲的贸易之桥——“丝绸之路”形成,它连通了中国与多国的经济、文化和友谊,中国的对外历史书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后有共同发展的主旋律,东亚经济合作论坛和亚欧首脑峰会,无不是沟通和共同发展的结晶。中国更是主动融入到国际沟通中,举办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都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最好注解。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坦诚交流,因而彼此谋求到了长足的发展。
有人说:“既然沟通可能会引发冲突,那不沟通不就行了。我们的沉默,不也算是明哲保身的明智之举吗?”为此,大多数人不敢也不愿表达自己内心想法。在2024年爆火的电影《热辣滚烫》中,女主人公乐莹总是沉默寡言,这种讨好型人格使她一次次受到伤害,如果她可以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人沟通,会不会让她的天空烟消云散?事实上,由于人们各自生活环境、成长经历的不同,如果不坦诚沟通交流,可能别人就不会理解你的真实想法。冲突在所难免,但只要我们主动说出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会更顺利。
海明威说:“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人和他开诚布公地谈心。一个人尽管可以十分英勇,但他也可能十分孤独。”是的,沟通不啻于语言的艺术,更是灵魂的救赎,坦诚交流才会有真正的相遇。
评点:文章聚焦“坦诚交流”话题,形象印证“山水相依”之效。文章在引用《人民日报》所载的“好的交流”相关文字后,自然引出中心论题,并以此作为全篇展开论述的导语,紧扣题意。主题部分,考生紧紧围绕“坦诚交流”主张,从“个体”与“国家”等角度,阐述了坦诚交流所带来的“山水相依”之效,生动形象。
第二,聚焦“真正相遇”主旨,选用典型素材强化“坦诚交流”的现实意义。考生贴切地运用了古代张骞出使西域形成的“丝绸之路”连通了中国与异国的经济、文化和友谊的典例,并引入东亚经济合作论坛和亚欧首脑峰会沟通了世界、促进了共同发展的现实素材,有力地凸显出“彼此谋求到了长足的发展”的世界意义,使“山水相依,坦诚相待”的论点主题拓展广阔,意义非凡。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