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久弥新
作者: 一考生例文一
古人云:“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事物的价值在于其内在的本质,而非外在的浮华。世间万物,只要有“分量”,总会穿越时间的迷雾,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分量越重,味儿越香。
人类崇尚、追求历久弥新,这种崇尚、追求就是人类给自己确立愿景。《论语》中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则无所得矣。”对“历久弥新”的崇尚与追求必将对个人和社会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对于个人而言,追求历久弥新在于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提升自我,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春秋时期的叔孙豹给出了人们追求的标准:“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是以,圣人孔子会因材施教,极力促成学生“立德”“立功”“立言”。他还现身说法“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他的引导下,弟子们刻苦自励,终现“七十二贤人”,绽放出教育史上的奇迹之花。孔子缔造的教育奇迹向世人昭示:人不断地学习、成长、反思和实践,以此实现人们内在的升华和外在的有作为,这样才有“分量”成为历久弥新的人杰。
对于社会、国家,乃至人类而言,历久弥新则在于制度的完善、文化的积淀、科技的创新等这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蕴含的“沉甸甸的分量”。
且看数字化政府的崛起,不仅在于技术的应用,更在于其背后的理念革新。它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了政务流程的优化,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使得公民能够更加便捷地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增强了社会的互动性和参与度。这种以民为本、数据驱动的治理模式,强化了政府的服务职能,减少了官僚主义,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这样的政府必定历久弥新,成为未来政府建设的重要“蓝本”。制度的完善、文化的积淀、科技的创新等方面,共同构成了社会、国家及人类持续发展的坚实支柱。这些“沉甸甸的分量”是人类深埋在地下的煤,是迈向未来的稳固基石。
英国诗人约翰·济慈在《夜莺颂》中吟咏道:“永恒的夏天用蜜蜂的声音为你歌唱。”在信奉、追求“历久弥新”的指引下,人类必将能长久地,乃至永恒地听到蜜蜂在夏天动人的歌唱!
评点:作文开篇点明主题“历久弥新”,并通过“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俗语引入,以流畅的文笔和深邃的见解,巧妙地将传统智慧与现代实践相融合,探讨了价值如何在时间的洗礼下愈发显现其恒久的魅力。
作者引用《论语》和孔子的教育哲学,不仅赋予论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赋予了现实意义。此外,通过引入数字化政府的现代实例,展现了对“历久弥新”理念与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显示了对时代脉搏的敏锐把握。
在语言表达上,句式变化丰富,修辞手法运用得当;在论述过程中,文章没有停留在表面的现象描述上,而是更深入地挖掘了背后的原因和意义,成功地传达了对“历久弥新”这一主题的深刻理解,是一篇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