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

作者: 苏倩倩

盛夏已过,凉风吹来了秋意。家乡的枣已经长成,绿似碧玉,红似玛瑙。远在江浙的我,收到了奶奶寄来的秋天的礼物——枣。

幼时总喜欢在枣园里穿梭,与奶奶一起摘枣。我戴着纯白的手套,笨拙地学习奶奶的动作。速度虽然不快,但总能跟着步履蹒跚的老人亦步亦趋,逛遍整个枣园。有时我被尖锐的树枝划伤了手,奶奶就急忙丢掉手里的活儿,从衣服的口袋里掏出叠得四四方方的纸巾,包裹住我的手,然后打掉那弱小的树枝,埋怨它伤害了自己的宝贝孙女。

“快来吃蜜枣糕!”奶奶温柔的声音打破了日落时分的宁静。伴随声音一起充满小院的,是蜜枣糕的香味儿,闻起来就像是早晨阳光的味道,温暖而令人欢愉。那香味里又带着一种眷恋,萦绕在我身旁,不肯散去。

我拿起一块糕点,掰成两半,放在嘴边轻轻吹散热气,递给奶奶。奶奶的眼中盛满了如春日暖阳般的笑意,她眉眼弯弯地拒绝我:“你们难得回来,多吃点,多吃点!”我也不推脱,就着满院的欢声笑语,咬下了蜜枣糕,任由那香甜的蜂蜜在味蕾里绽开,幸福也在我心里绽开。

云层向西飘落,美好的小院子被阳光镀上一层金黄。时光缓缓,妈妈沐浴着夕阳的余晖将蜜枣糕端上餐桌,老人孩子坐在桌边细品糕点,一派和谐景象。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最爱不过此景。

轻抚着那箱奶奶寄来的枣,小小的枣身表面光滑平整,上下是两个不平整的凹陷,枣子上面连着枝干,下面是曾经绽放的花蕊。我却觉得,上面连着远在家乡的烟火气,下面是离乡子女摇曳的归乡情。

目之所及,未必是心之所向;给予温暖的故乡,是每个人魂牵梦萦的天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相思也;枣,亦是相思。

青砖红瓦,抑或殿堂楼阁。倦鸟归林,才算是得偿所愿。

离开家乡以后,才知道,红枣糕是蜜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也是烟火的味道。一块红枣糕,晶莹剔透,承载着我对家乡所有的心驰神往。

烟火之气,最相思。

评点

文章以“秋意与枣香”为线索,细腻地描绘了作者对家乡、对奶奶的深深眷恋之情,情感真挚,文字优美,富有画面感。

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开篇以秋意和枣子引入,接着回忆儿时与奶奶在枣园的时光,再写奶奶做的蜜枣糕,然后转回收到奶奶寄来的枣子,最后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文章过渡自然,情感层层递进,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

结尾以“烟火之气,最相思”作结,既是对全文情感的总结,也是对家乡、对亲情的深刻感悟。

(指导教师:张红霞/编辑:于智博)

上一篇: 又见灯塔
下一篇: 我读荆轲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