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表面与本质”导写
作者: 杨恂骅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钱锺书在《吃饭》一文中写道:“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这种主权旁移,包含着一个转了弯的、不甚朴素的人生观。辨味而不是充饥,变成了我们吃饭的目的……舌头代替了肠胃,作为最后或最高的裁判。不过,我们仍然把享受掩饰为需要,不说吃菜,只说吃饭,好比我们研究哲学或艺术,总说为了真和美可以利用一样。”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写作指导
材料巧妙地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追求形式与实质、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人们在追求精神享受时往往不自觉地掩饰其真实动机的现象。文章鼓励我们深入思考生活的本质、目的与价值观,探讨在物质满足之外的精神追求及其表达方式。
除了钱锺书的论述外,还可以引用其他名人名言、社会现象、个人经历等作为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论述过程中,不仅要描述现象,更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影响和意义。要将论述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或对策。
例文
繁华落尽见真淳
□一考生
时代汹涌,浪击千里;岁月洪流,滚滚向前。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似乎都被名利遮住了眼,忘记了生活的本真。私以为,越是繁华浮躁,越需要回归纯真。
孔子有言:“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当代社会,直言所需似乎已成了一件羞于启齿的事,人们说话总是拐弯抹角“打太极”,以致忘了本来的目的。与其为私欲找借口,不如坦诚以对,直面本心。这并不是什么令人羞愧的事。
钱锺书于《吃饭》一文中妙喻,饮食之道犹如婚姻之实,名义上的主角往往沦为陪衬,实质上演变为一场味蕾的盛宴。诸多餐宴之中,饱腹之需已退居其次,辨味享受悄然取代了单纯的生理需求,成为主导。此种主权之转移,恰是欲望蒙蔽心智的微妙写照。“心有所欲,细嗅所望。”在这个疾步前行的时代,欲望如同被无限拉伸的镜像,映射出人性的复杂与多面。纯真之态,似乎渐行渐远。然则,正视自我之欲,非为沉溺,亦非逃避,乃是成长的必修课。承认有欲望、有野心,并为之努力拼搏,才是对欲望的合理回应。
叔本华说:“欲望有遂得的必要,也有整理的必要。”我们要直面内心深处的渴望,以它为目标鞭促自己奋勇前行,但不可迷失纯真,被欲望的洪流冲得四分五裂。我们要回归于淳厚朴实的生活,那正是我们所缺失的。从深山里走出最终考取博士的黄国平经历过繁华的都市后,仍不忘感恩当初在小山村里帮助过自己的人。他没有被繁华迷住,始终坚守着心底的那份淳朴。
我们站在历史交汇点,应立鸿鹄之志,保淳朴之心,不被繁华与欲望裹挟,正视所求,竭力去争取,不负盛世,不负韶华。就如黄国平所言:“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
未来已近,行则将至。我们要保持纯真,相信繁华落尽见真淳。
评点:审题准确,亮出了朴素纯真的审美见解,语言成熟有说服力,能够理性而辩证地看待“欲望”与“真淳”的关系。例证有层次,突出渐进式思维,且能够联系生活经验,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表述看法,无论是去欲守朴还是返璞归真,都是将自己置身于时代洪流中,为了实现人生的目标,为了更好的成长和突破。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