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速递

从“China Travel”到“China Hotel”

前台自助系统丝滑办理入住,送餐机器人精准送餐到房间门口,语音就能控制房间里的窗帘、灯光、空调等……一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来华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酒店入住视频,智能化的“China Hotel”让他们直呼“Amazing”。

微评

从“China Travel”到“China Hotel”,一个个有关中国的旅游视频之所以能引起国外民众广泛关注,不仅在于中国的硬实力,还在于打破了过去的偏见和误解。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大力发展入境游,提升入境游便利化程度,提高外国游客在华旅游的满意度,我们将迎来更多中国故事的见证者、讲述者,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将更加真实而饱满,也必将谱写更多开放共赢新篇章。(徐之,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

适用主题:中国故事;科技改变生活;打破偏见和误解;挑战与机遇;文化自信……

万物皆可“水灵灵”?

“她就这么水灵灵地走来了”“水灵灵地换了新头像”……“水灵灵”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被大量的网友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着。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不同的流行词汇。“谁懂这一口糯叽叽的含金量”“巨巨巨巨好吃”……这些为营销目的而诞生的网络热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简单、直接、语义不明,甚至“文不对图”,但却能如病毒般入侵整个中文互联网。

微评

语言影响思维。在单一的、极致的情绪性词语中浸泡久了,在理解复杂事物时会产生障碍,无法理解复杂的文本。抵制这些爆款营销文案入侵日常表达,归根结底还是要保持阅读习惯,保持对复杂文本的理解,继而能够快速识别营销文案和日常表达的区别。这并非意味着“人人要像作家那样使用文字”,而是强调一种审美趣味和审美取向——用平实的文字,同样能够精确表达。人们不要在不自觉间被类似营销文案同化思维,而要多多主动去尝试理解复杂的文本。(丁慧,《光明日报》)

适用主题:语言的力量;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

我国新添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日前,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我国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徽州堨坝—婺源石堨(联合申报)、陕西汉阴凤堰梯田、重庆秀山巨丰堰等4个工程申报成功。由此,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再度扩围,总数达38项。

微评

一座座灌溉遗产见证历史演进、浓缩厚重文化,是关于农耕文化、水文化的“博物馆”,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的生动注脚。我们的先民靠双手加上简单工具,缔造出一个个造福当代、泽被后世的“超级工程”。随之传之后世的,更有面对不利环境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的胆量、气魄,以及去适应、去改变、去创造的勤劳与智慧。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之所以不可战胜,或许就在于此。(王浩,《人民日报》)

适用主题:文化传承与创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科技与古代智慧;中华品质……

(编辑:王冠婷)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