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不简单与简单”导写
作者: 王怀庆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喜欢简单,认为人生的追求是从“不简单”到“简单”。其实,有些事情看似简单,但通往“简单”的路并“不简单”。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材料共两句话,关键词是“简单”和“不简单”。
第一句表述了一个现象,这一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成长的本质,便在于不断攻克难关,实现从“不简单”到“简单”的蜕变。比如,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那些曾被视为“难以逾越”的挑战,往往逐渐变得“轻而易举”。而这种转变的背后,恰恰源于我们脚踏实地的奋斗和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句话还可以从另一角度进行解读。有时,因为种种原因,人们会不断降低自己的标准,转而追求一种“简单”且不费力的人生。或者,随着时光的流逝与阅历的沉淀,人生追求会由繁化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越是看似简单的人生追求,往往越难以达成。
第二句话之前的关联词“其实”,是出题人对考生的一种微妙提示,预示着后边这句话才是本次写作的重点。针对这句话,考生需要多追问几个“为什么”,去探究为何某些事情看似简单,而实现的路径却往往“不简单”。实际上,即便是那些被贴上“简单”标签的事情,在真正实践的过程中,也绝非易事,需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与坚持。
立意方向:人生至简,其路也艰;由繁至简,非一日之功;行不简之路,求至简大道;享受“繁复”的过程,追求至简的人生……
例文
踏不简之途,觅简单之悟
□江苏省淮安中学 吴佳慧
萧萧风声,秋霜已降。余晖之下,苏子瞻挥毫泼墨:“笑劳生一梦,羁旅三年,又还重九。”历经不简单的浮生一梦之后,他终是回归于简单的生活,领悟人生至简的真谛。人一生所追求的,应是“于不简之途无所畏惧,于至简人生感悟真谛”。
何为简单?追溯至千万年前,单细胞生物的朴素构造便是简单之典范,中国汉字的一笔一划亦显简约之美,古代贤人颜渊“一箪食,一瓢饮”的淡泊生活,更是对简单生活的深刻诠释。然而,这诸多简单背后,却蕴含着不简单的历史渊源和人生哲理。
那么,何谓不简单?:“雨里孤村雪里山,看时容易画时难。”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往往只见他人轻松绘就雪景之美,赞叹不已,并自信满满地欲试身手。殊不知真正动手时,却不知从何处落笔,难以捕捉那份神韵,不禁感慨:“此中真意,实非简单可喻。”
人生的追求,往往是从纷繁复杂迈向纯粹简单的征途。某些事物表面看似轻而易举,实则通往“简单”的道路布满荆棘,远非易事。有言云:“富商李嘉诚年少有为,累积了巨额财富,且常常慷慨资助医院和学校。于外人而言,似乎只需简单签个字,便能实现常人难以企及的梦想。”然而,在那看似云淡风轻的生活背后,却隐藏着一颗饱经风霜却依然坚韧的心。幼年的他,历经战乱洗礼,为求生计,颠沛流离,尝遍人间疾苦,面对重重困难却从未退缩,最终成就了李氏家族的传奇。所以,看似简单的成就,其背后往往凝聚着不简单的努力。
于不简之途无所畏惧,是简的前提。热播剧《承欢记》中,陈淑珍女士历经酒店经营中的种种艰辛,这些不简单的经历磨砺了她。随后,她选择简化经营手段,摒弃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观念,以一种无所畏惧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态度,深刻领悟到人生的真谛——酒店不仅是商业场所,更是“家”的延伸。这种温馨而独特的氛围,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宾客。由此可见,正是那些不简单的苦难,为她日后的深刻感悟奠定了基础,它们无疑是通向简约之路不可或缺的前提。
于至简人生感悟真谛,是不简的果实。音乐厅内,琴声悠扬,欧尔·布里简单的一句话,撼动全场——“只不过是断了一根琴弦,我还可以用剩下的琴弦继续演奏。”此言简而意深,恰似断弦之醒目,背后却是他数十年不懈苦练,方得这临危不乱、炉火纯青的本领。可见,人生简悟,是不简岁月的果实。
冰心曾寄语道:“愿你的生命中有足够多的云翳,来造一个美丽的黄昏。”诚然,只有在历经风雨洗礼之后,才能领略到生活中烹茶赏雪的至简诗情。
于当今盛世,我们应于不简之途无所畏惧,努力探寻生命之简悟。最终,以“闲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的淡泊心境,细品人生的至简清欢。
评点:文章以苏轼的词巧妙开篇,提出“于不简之途无所畏惧,于至简人生感悟真谛”的观点。然后,作者运用举例阐述的方式,深入剖析了“简单”与“不简单”的内涵。紧接着,辩证分析二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这种转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同时进一步指出,在转化过程中,需要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全文能扣住材料进行分析,但在为何需要进行这种转化的层面上,论述还略显不足。
(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