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活指南》

新学期,南京传媒学院开设了一门名为《大学生生活指南》的公选课,引发关注。该公选课涵盖医院看病流程、如何使用医保、如何使用交通工具、租房注意事项、学生证的作用、做饭的基本逻辑、商品选择消费权益等35大类知识,包含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课程学分为2学分,每周2学时。老师傅怡强说:“通过这门公选课,希望同学们学会用信息检索筛选的方法,了解获取知识的途径,做知识的管理者,学会生活,而不仅仅是知识。”

这门看似“简单”的课程,实际上为学生的校园生活乃至未来的人生道路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帮助。它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和社会常识,更重要的是,它教授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人。

文本解读

角度一:不只是教“书”,还要教“人”。

不少年轻人由于没走出过家乡,没离开过父母,很多稀松平常的生活琐事都会对他们构成挑战。然而现在的他们是幸运的,因为大学教育不断变得更完整。从大学恋爱课、就业指导课到生活课的开设,今天的大学通识课程不仅只面向专业课,还考虑到了社会综合需求。

角度二:不只需要“眼光向上”,同样需要“眼光向下”。

对生活事务的教学,无论是靠开课,还是靠班级教育、讲座、咨询会,都应该融入真实的教育之中。它带来的是“放松”,塑造的是一种包容的语境,告诉每一个无所适从的年轻学生,“感到窘迫”并不只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而“融入”和“独立”也不如想象中那么困难。

角度三:传递知识,培养智识。

开设生活指南课,是顺应时代发展、符合学生需求的必要探索。它让学生们掌握了生活中的实用技能,教会学生们如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正如老师傅怡强所期望的,学生们通过这门课程,学会了知识,学会了如何成为知识的管理者,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所学,为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素材链接

“没想到有一天能有清华学霸给我讲课!”在抖音账号“清年阁”的评论区里,许多粉丝发出这样的感叹。这可能是高考状元最多的网络课堂——2024年3月,几位来自清华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的大三学生在抖音平台上共创了一个名叫“清年阁”的账号。在这里,学霸们通过视频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大到“大学专业选热门还是冷门”“语法题怎么快速提升”,小到“强基计划面试小妙招”“理综答题顺序推荐”……只要是考生关注的问题,在这里总能找到答案。

运用示例:《大学生生活指南》看到了学生们的具体需求,提供了情绪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让久居象牙塔的他们拓展了社会知识面,提升了生活技能。然而,生活不仅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动词。生活指南课的开设,也许能提供一些及时的帮助,但无法解决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说到底,没有人能代替我们过好自己的生活,即使是在现实中碰壁,哪怕只有一次,也会留下更深刻的记忆。好好把握每一次向外探索世界的机会,去经历和收获每一次真实而宝贵的体验吧。

(编辑:王冠婷)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