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速递
爱的是老床单,还是旧时光?
近日,一位上海网友发布微博,并配图抱怨自己的耳机被猫咬了。不料,耳机下的床单却吸引了众人眼球。盛放的牡丹、鲜艳的色彩、朴素的材质……几乎每户中国家庭都再熟悉不过的老式棉布床单,让网友们产生共鸣,将其称为“国民床单”。而今,这样的老床单也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新选择。
微评
选择老床单,不失为一种眼花缭乱后的“返璞归真”。亲民的价格、过硬的品质,让老床单“经典永不过时”,总是能和消费者双向奔赴。(常言,人民日报评论)
适用主题:回归经典;多元审美;文化自信;返璞归真;简与繁……
别让热情投喂变成“甜蜜的陷阱”
“别喂了!大鲤鱼撑死了!”济南趵突泉景区保安拎着鲤鱼喊话游客的视频引起广泛关注。视频中,保安手提一条大鲤鱼称“撑死了”,并吹哨劝阻游客,提醒游客不要“荼害生灵”。
微评
游客们投喂动物,本身并无恶意,相反,大家的热情主要来自对动物的喜爱。不过,很多游客可能没有意识到,随意投喂动物不仅危害它们的健康,还会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损害。如果不加节制、不讲科学,热情的投喂也有可能变成“甜蜜的陷阱”,成为动物的“灭顶之灾”。有时候,保持适当的距离,不逗弄、不投喂,听从科学研究的指引,了解动物的生存规律,才是人与动物正确的相处之道。(小于,《光明日报》)
适用主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理性;遵守规则;尊重科学……
情绪消费成为新热点
从“买一个让自己开心的商品”到“买一个商品让自己开心”,年轻一代消费者追求的不只是商品,更是一场“心灵按摩”、一剂“情绪解药”。随着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对情感满足和精神享受的需求日益旺盛。当购物遇到心灵,一场满足情绪价值的消费热潮悄然兴起。
微评
“开心”是情绪消费的核心驱动力,因此很多此类商品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实用消费品,而是带来情绪愉悦的体验。情绪消费的关注点不是商品本身的实用性,而是购买过程中带来的情感释放、精神体验。通过情绪消费,年轻人还可以分享自己的喜好和情感,借此与他人建立联系与共鸣。(谭景浩,红辣椒评论)
适用主题:个性化选择;关注自我;转变消费观;幸福感……
高校微专业为何如此受欢迎
前段时间年轻人流行上夜校,如今不少年轻人又瞄上了高校开设的微专业。日前,北京林业大学开设的自然教育、人工智能、碳中和与智慧环保3个微专业迎来首批新生,上班族成为课堂主力。
微评
微专业主打“小而精”,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就是“能学到最时髦的真本事”。“时髦”,是指社会当下的热切关注和学习需求;“真本事”,是着重培养校内外学生的专业技能或核心素养。因此,微专业设置与校园以外的社会环境对接更加流畅和紧密,也更强调实践性和实用性。(吴亚琦,《光明日报》)
适用主题:教育创新;终身学习;知识跨界与融合;共享与开放;增强竞争力……
(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