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励——这辈子最重要的事
四川人方励,一直跨界于人生之旅:海洋物理学家,42年海洋科技公司决策人,亲自参与了大连5·7空难海上打捞和救援;24年中国电影制片人,制作了《观音山》《后会无期》《乘风破浪》等佳片。71岁这一年,他首次执导的电影处女作《里斯本丸沉没》全面上映。为了这部电影,方励用了8年时间,足迹遍及英国、日本、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采访380多个战俘家庭,倾尽所有去打捞背后的真相,并将其呈现在大银幕上。
人物解读
角度一:“抢救”这段被遗忘的历史。
十年前,方励偶然得知舟山东极岛渔民讲述的里斯本丸沉船故事,深受震撼。这段历史不仅关联着1800多个家庭,背后更关乎人性,尤其是东极岛的渔民迎着日军的枪口救起素不相识的盟军战俘,这种勇敢与善良,超越国界与时光。但这件事却鲜为人知,沉船位置也成谜。作为中国电影人,同时在地球科学、海洋科学领域深耕多年的方励,决定去打捞这段历史。
2016年,方励团队在东极岛附近海域搜寻无果后,将范围扩大400公里,最终通过声呐发现一艘沉船。第二年,经精细比对确认其为里斯本丸。方励希望这段历史被更多人看见,“我无数次告诉自己,不把这件事做成,我就是历史的罪人,这段真相不能沉没。”
角度二:还原里斯本丸的真相。
为了完成这部电影,方励卖掉了所有房产,还欠下巨额债务。但他觉得,这件事情的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这个故事如果搬上大银幕,对那些被遗忘的人,被遗忘的家庭,都是一个抚慰。”方励开始寻找更多相关家庭,他斥巨资在英国三家主流报纸上一连打了两个月的广告,还去一家电台做了直播采访。主持人问他,是什么让一小群中国人跑到英国铺天盖地打广告?方励回答:“很简单,因为这段历史发生在中国,而且中国人是救人者,是目击证人。”后来,380多个盟军战俘的后人联系到了方励。他走进这些家庭,用他们的回忆和讲述拼起战争阴影下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
角度三:完成人生最重要的事。
目前,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已上映,但与其高口碑相对的,是并不理想的票房。对于方励来说,成本能收回来多少,并没有对他造成困扰。在他看来,已经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他“抢回”了历史,帮1816个盟军战俘的家庭、255个中国渔民的家庭,还原了他们的先辈经历了什么,为历史“填了一个空”,也让观众在冷冰冰的遇难数字背后,读到了有血有肉的“人”的故事。
尽管已经70多岁,方励并不打算停止“折腾”。在与战俘后人交谈过程中,他建立起了庞大的素材库,其中被电影收纳的不足20%。他想将那些没有出现在大银幕的故事,继续讲给大家听。他希望通过这些作品告诉大家:要珍惜当下的和平,珍惜自己的亲人和所爱。
运用示例:方励,中国知名电影制作人。谁能想到,他决定转行投身电影业时,已过而立之年!他从不畏惧落后,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节奏,不仅制作了《观音山》《后会无期》《乘风破浪》等多部热门电影,还用了8年时间执导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他的成功,离不开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前进。永远不要因为落后而感到灰心,请昂首阔步,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吧!时间会赋予你无尽的爱、智慧和勇气。
(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