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客观,海纳百川

作者: 罗迪

世界以它独有的方式慷慨给予,而人类则怀揣着各自的主观追求,在这纷繁复杂中探寻着前行的方向。我们常常被内心的“喜好”所牵引,偏爱赞美之词,乐于接纳顺耳之言,寻求思想的共鸣。然而,这样的偏好如同滤镜,让世界在我们的眼中变得片面而脆弱。如何穿透这层滤镜,用更广阔的视野审视世界,成为我们共同的课题。我认为,以客观,方能海纳百川。

纳其不悦,成己博大。令人不悦的事物往往独具意义,它能帮助我们从不同视角审视自身,成就广博。唐太宗因纳魏征“总此十思,弘兹九德” 之逆耳忠言,遂成贞观之治的盛世。敢于接纳逆耳忠言,才能成就博大的海洋,而非细小溪流。

然而,仅有接受之勇气,是否足矣?兴趣诚固然是最好的老师,但过度的偏好往往会导致视野的狭隘。应当广泛吸收来自四面八方的知识与信息,做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更为客观、准确的判断,也才能在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份清醒与理智。同时,这种全面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包容智慧的重要途径。它教会我们尊重差异、理解多元,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拥抱这个多彩的世界。既能接受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又能以全面客观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做到不唯心,只唯真,只唯实。

纳其客观,成就辉煌。普朗克因勇于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提出量子理论而开辟了物理学的新纪元;马克思因坚信客观的历史真理而创立唯物史观,成为人类思想史上的璀璨明珠。他们的成功无一不是建立在对客观世界的深刻洞察与准确把握之上。在面对实际问题时也应如此,不论个人情感如何波动、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客观真理为指引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海奔流;于穹顶之上,方见星汉灿烂。以客观,海纳百川。

(指导教师:杨建斌/编辑:于智博)

上一篇: 成长
下一篇: 打开书籍的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