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
作者: 张乐为成长,于我而言,不是一首漫漫的小诗,亦不是一首悠扬婉转的歌曲。它藏在一本又一本的典籍里,浸在清新的墨香之中。翻开书来,字里行间都是我成长的印迹。
童年,成长是绿山墙农舍里的一抹阳光。
那是《绿山墙的安妮》,它在我心中,像松林间的明月,褐石上的轻泉。夕阳西下,金黄的日光洒在门前的小溪,“秘密森林”里斑斑点点的日光犹如晶莹的宝石,一个红发少女站在窗前,眺望远方的原野。而我,透过典雅的文字,静看她的成长。安妮,原本是一个孤苦无依的女孩,却用她的勤奋刻苦、乐观向上收获了爱与温暖。我至今仍怀念安妮与黛安娜无瑕的友谊。从这本书中,我感受到纯真的爱与温暖,渴望在现实中也收获那样真挚的友情,对美好与梦幻也有了自己的见解。
少年,成长是“桑菲尔德府”的清冷月光。
月光如水洒在庄园的大地上,袅袅虫鸣见证了一对佳人的真心倾诉,可一场闹剧让这两人分道扬镳。但时间清洗了一切误会,两人也终破镜重圆。简·爱这一独立女性形象,令我印象深刻。这一次,我不但为一波三折的情节所吸引,更感悟到掩藏在文字下的深意。在当时的欧洲文坛,女性角色永远都是男性角色的陪衬,而简·爱却是一个“另类”。她反抗压迫,大胆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她为全世界女性的独立吹响了先锋的号角。“我和树并排站着,而非靠着”,这本书见证了简·爱与我的共同成长,我渐渐意识到有些别有深意的哲理隐藏在朴素的言语之下。
青年,成长是拉丁美洲的团团迷雾。
我确信,多年以后,我仍会忆起初读《百年孤独》的那个早晨。晦涩、难懂、混乱……便是我对它的初步评价。如今看来,当时的见解是多么肤浅。书中所述的“失忆症”只不过是拉丁美洲人民在欧美殖民者的侵略下,对自身文化的遗忘和抛弃;主人公七代人复杂的关系是拉丁美洲混乱社会的真实写照;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并非虚无缥缈,而是真实、残酷的社会真实写照。这本书见证了我的成长,让我透过此书看到了别样的世界。
时间在树木里留下圈圈年轮,在人们脸上留下道道皱纹。于我,是一本又一本的典籍和越来越厚的笔记。或许它们也能成为一本著作,书名是《成长》,而作者正是我自己。
(编辑: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