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和“重新养育自己”
热词一:“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近日,“这个世界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成为热点话题。“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远远看去,公路上疾驰着一辆辆豪华气派的汽车,走近了看,车壳下面是一群人在赤脚狂奔。”这被网友总结为“草台班子理论”,意味着世界潦草、荒谬、令人啼笑皆非的一面。
素材链接
法国思想家居伊能·德波提出了“景观理论”,对于大众而言,景观便是被展示的表象,遮蔽了社会本真的存在。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只能看到事物被展示出来的一面,各种精心展示的景观编织成了我们所以为的精致运转的世界。比如进了众人仰慕的大厂之后,发现大家都是在做无用的螺丝钉;看起来精通专业知识的职场精英,原来是“正在理解中”……当我们对于现状感到无可奈何时,自省便变为自嘲,或是作为面临外部压力的情感宣泄,亦或是面对心理落差的一种自我调试。至于这究竟是好是坏,取决于你下一步怎么做。
文本解读
角度一:一种面对压力的自我调适。
最近有许多进行“自嘲”的网络热梗:我是“孔乙己”、是“NPC”……由此看来,年轻一代面对外部压力的无所适从,似乎向内转化成了一种自省的力量。然而,当个体对既有状况感到无力改变时,自省可能转化为自嘲的方式,或是作为应对外界压迫的情感释放途径,同时也是调整心理落差的一种自我策略。
角度二:寻求与世界的自洽。
当我们只获取了对世界的简单认知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当我们进一步走进世界,猛地发现“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时,便“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然而,在不断地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达成自洽后,便能“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由此看来,我们可以尝试在自我与世界的交互中寻求自洽,从而实现真正的祛魅。
运用示例
其实早点想通这些,你就不会带着滤镜去看任何的人和事。于那种从小有些自卑的人来说,真的是一个很重要的跨越性认知。我们不再苛求自己,不再妄自菲薄,向着自信而又强大的自己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恰如心理学家荣格说过的一句话:“没有一种觉醒是不带着痛苦的。”当我们洞察到“世界不过是一个临时舞台”的真相,那么,以此为契机,开始个人觉醒的历程吧。如此,我们所经历的痛苦便具有了价值,让我们一起努力,搭建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
热词二:“重新养育自己”
最近,社交网络上流行了一个新词“重新养育自己”,就是像父母养育孩子一样,好好地疼爱自己,满足自己的愿望,为自己的成长喜悦。
素材链接
56岁“抛夫弃女”自驾游的苏敏,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苏阿姨”。为了逃离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23岁她就结婚了,但婚姻却成为另一个“牢狱”。多年后,她鼓起勇气,迈出了逃离的脚步。2022年,她驾车离开了家,走出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代步车从最开始的小轿车,换成了她梦想中的房车;搭帐篷的时间从一个多小时到十分钟;粉丝从十几个到如今的三百多万……苏阿姨做到了在成年以后,重新养育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文本解读
角度一:弥补匮乏感,是“重新养育自己”的初衷。
不论是用“买买买”去抚慰曾经因物质贫瘠而造成的窘迫,还是用“玩玩玩”来满足不曾说出口的愿望,都是对内心需求的积极回应。通过“重新养育自己”,勇敢且理性地面对自己的欲望,是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重要一步。
角度二:与不完美的自我和解。
重新养育自己,除了需要用物质去满足自己,更要在精神上接纳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完美与周遭人的局限性。
角度三:借回归小孩重建自我。
“重新养育自己”像是电影中的英雄,脱下脆弱的肉体,卸下自我保护的薄膜,重生为坚不可摧的钢铁侠。这是一种自我挖掘,正视自我在成长过程中的伤害,原谅这些伤害构成的不完美的自己,并进一步重构自我的过程。
运用示例
生命的意义本不在向外的寻取,而在向内的建立。“重新养育自己”的关键,不是物质上的肆意索取与沉迷,而是在不断自我修炼中,学会爱、施予爱,用爱自己的方式成长为内心最渴望的模样。从年近六十开车自驾旅行的苏阿姨,到79岁走T台、85岁开飞机的“酷盖”王德顺大爷,在人生这趟旅途中,他们未必是策马奔腾的骑士、披荆斩棘的勇者,但他们用坚毅的目光锁定梦想的方向,打碎庸常的桎梏养育出更好的自己,更是一种平凡人的英雄主义。
(编辑:关晓星 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