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习俗
作者: 石头2024年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国人深厚情感的节日,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岁首庆典,它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汇聚了千百年的民间智慧。
扫尘
据《吕氏春秋》记载,早在尧舜时代,我国就已经有春节扫尘的习俗。因为“尘”与“陈”谐音,所以新春扫尘就赋予了新的含义,有“除陈布新”的意思,希望把一切穷运、晦(huì)气统统扫地出门。
春联
春节前一天的下午,孩子们踩着凳子,拿着糨糊(jiàng hú)和刷子,往门上贴对联,然后让大人看看贴得是否端正。上下两联以配阴阳,虚实对应以配乾坤,举偶对仗,概括天地宇宙,囊括古今人生。小小春联,富贵之家可以锦上添花,贫苦人家也能蓬荜(péng bì)生辉,普天之下,皆大欢喜。
鞭炮
放鞭炮的习俗,可追溯至古代。古人相信鞭炮的震天响声能够驱散邪灵,为家宅带来平安与吉祥。在春节这个重要的时刻,这一习俗被广泛地传承与发扬光大。鞭炮的爆炸声,犹如春的序曲,响彻云霄,传递着新年的喜悦与祝福,也象征着万象更新、生机勃勃的春天即将来临。
水饺
北方大部分地区,春节都有早晨吃水饺的习俗。尤其是在水饺里面放一枚硬币,谁要是吃到硬币,谁就是全家当年最有福的人。
拜年
大年初一的早上,大人小孩儿都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走亲访友,相互问好,恭祝新年大吉大利。拜年一般是从自家开始,小辈给长辈拜年。若外出与熟人相遇时,再互相恭贺新年。
庙会
春节期间,农村一般都有庙会。早期的庙会,仅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sì)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需要,又逐渐增加了集市交易活动,还有一些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